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劳动”及“劳动教育”的内涵

(2020-02-19 22:45:48)
标签:

行知教育集团

润德教育

课题研究

分类: 劳动教育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社会的一切物质、文化财富都始于劳动。劳动在我国最早出现在《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是指体育活动。《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专指体力劳动或进行体力劳动。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他将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实际上,劳动的内涵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在农业社会主要是指用体力劳动,脑力和体力劳动分工尚不明显;在工业社会劳动主要是指是以加工和制造业劳动为主,动手和动脑的社会分工日趋明显。在后工业社会或信息化社会,管理劳动、科技劳动等脑力劳动越来越重要,体力劳动则成为市场底层劳动。

  那什么是劳动教育?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辞海》将劳动教育归为德育的内容之一。《教育大辞典》侧重从实践出发,强调劳动教育即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中国百科大辞典》将劳动技术教育解释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指出其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组成。2015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从政策层面对劳动教育内涵进行阐释:(1)一门学习生产技术、培养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课程;(2)以兴趣小组、社团等方式进行的实践活动;(3)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4)家务劳动。在此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学校课程、实践活动、生活劳动等使学生充分体验劳动过程,培养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劳动意识、技能、精神和习惯,培养学生成为尊重热爱劳动、自立自强的社会公民的一种教育形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