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达克7P2A-Carbon底板试打评测报告

(2015-11-11 16:47:48)
标签:

转载

分类: 乒乓球器材测评与选购

达克,作为一个乒乓球厂商,用户数量非常有限。不像蝴蝶,Stiga,粉丝一大把一大把的。以桧木为主的产品路线,注定了其产品是质高价高,外加上精良的做工,很多骨灰级的发烧友都把达克的底板当作收藏品。但是,达克的底板不光都是花瓶,像Speed系列,7p2a系列,同样也造就了很多经典的底板。

本人的现任底板就是达克的7P2A-Carbon,一款7层桧碳底板,5层桧木+2层碳素,碳素在大芯两侧,厚度6.5mm,重量87g。下面就来聊聊自己跟这块底板结缘的经过,以及这块底板的全面评测,和配胶指南。首先来谈谈底板的特点,7p2a carbon是一款碳层的深埋的底板。这种结构可以说是结合了纯木的手感和碳素的暴力于一身。

 

 

http://www.yoger.com.cn/upfile/prdPic/2009090268233513.jpg 达克DARKER 7P2A碳素(7P2A Carbon)乒乓底板,碳素+桧木底板 [ 编号:141204 ]

7P-2A CARBON厚度6.5mm,只精选桧木的中心部分素材,配合碳素为核心构成,可谓奢侈的高级木曾桧和最高杰作。

 

利用桧木本身所特由的柔和球感… 市场价:¥2,140.00 元 优个价: ¥1,390.00 元 折扣:65折 节省: 750元 现有规格: 横拍,直拍

http://www.yoger.com.cn/image/browse/favorite.gif

 

 

1.台内球。

  在处理台内球的时候,完全是桧木的手感。桧木手感细腻,但是弹性也很大。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有点不太适应。磨合了一段时间之后,桧木的特点表露无疑,手感清晰易控制。配合手感清晰的套胶,可以说指哪打哪,摆短,劈长,挑打,样样精通。而且桧木本身吃球很好,加力搓出来的球非常转。

 

2.攻球。

  中下等力量击球时,保持的还是桧木的手感。由于桧木弹性很好,球速和质量都不差。外加上清晰的手感,可以打出一些非常好的线路,增加球的威胁。在中上等力量击球时,碳素的感觉就开始出来了。此时,碳素和桧木共同发力,使球速和力量大增,出球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而且没有丝毫发虚的感觉。一般的7夹桧木底板,在大力量击球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发虚的感觉。而7p2a carbon的碳素层恰恰中和了这种虚的手感,使得攻球时心里更有底。

 

3.弧圈球。

  由于桧木吃球和弹性好的特性,注定了7p2a carbon是一款弧圈利器。拉出的前冲弧圈球是又转又快,弧线低平,二跳下扎非常明显,而且底劲充足。给对手的防守带来很大的困难。

 

4.防守。

  这款底板本身属于偏硬的7夹板,底劲很足,手感细腻。所以在防对手攻球的时候心里很有数。正反手封堵,成功率都很高。这些都和桧木细腻的手感是分不开的。而且在配合一些暴力套胶时,防回去的球是又快又长,在对手回位不及时的情况下,直接变被动为主动。

 

5.缺点。

  前面说的都是优点。当然,任何球拍都是有缺点的,没缺点的球拍那真是神拍了。主要缺点就是桧木这种又吃球又弹的特性,可能有人就要纳闷了,你刚才不是还说这是优点么。的确,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这块底板本身比较厚,而且硬挺,形变很小,吃球基本上是靠桧木本身吃球的特点。这就要求弧圈球必须以打磨的方式处理。而且是打多摩少,只有把球打进桧木,产生形变,再加摩擦,这样才能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但是,如果是纯摩擦或者薄摩擦,那就只靠套胶了,底板能提供的帮助很有限。所以在拉以摩擦为主的弧圈球时,很难把球拉的质量很高,这样就容易给对手反攻的机会。

  还有就是这块底板对力量要求比较高,因为底板形变小,所以要打穿套胶,打到桧木里面去产生形变,这样才更吃球,威力才大。这就需要很大的爆发力,但是这点是可以通过不同的套胶调配来解决的,我们后面再讲。

 

  总结一下底板的特性:桧碳材质,手感清晰,小球易控,搓球很转。大力攻球,碳素方显,干净利落,底劲充足。前冲弧圈,弧线低平,下扎明显,得分在即。防守扎实,心里有数,封堵对手,成功率高。击打为主,摩擦为辅,打摩结合,威力十足。

 

欢迎访问优个网乒乓球频道:http://www.yoger.com.cn/pingpang.html

 

  查看更多乒乓球用品

  编   辑:myyoger   MSN:  yoger002@hotmail.com   

 

  特别声明:除声明文章来自本站原创外,其余均转载自网上,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所属媒体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