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有效课堂的思考
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程骏校长发给我们的一本好书,那就是余文森先生主编的有效教学丛书系列中《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读了有效备课一节感觉对于提高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很大。尤其是书中256页,刘金玉校长提出好课标准之一:“一节好课必然是既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又能实现高效率的课。”这一观点引起了我的思考。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就像书中所说,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如果学生学了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徒劳无功。这就要看教师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以及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考虑。刘金玉校长的观点“既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又能实现高效率的课”成为我们的追求,如何能实现这一目标呢?必须首先做好的事是要“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需要我们研读课标。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就必须熟读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怎样研读课标呢?书中提出三个要点:
1、读“前言”,把握基本理念。
2、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1)确立三维目标。
(2)熟记学段目标。从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三位一体,整体考虑每一节课。
3、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
有效备课,还需要我们钻研教材,钻研教材是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书中《备课:善于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一文提出:解读教材以不同的眼光(学生的眼光、教学的眼光、生活的眼光)去解读文本,才能读出真谛。目前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教材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在教学中要学会多角色解读,以不同身份学习知识点,收集对教学有关的信息,钻研教材才会更深入,教学才会更有效。
有效备课,除了研读课标、钻研教材外,更要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愿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从以下问题思考备课: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2、通过课堂自学,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有关内容,有多少人了解?达到什么程度?3、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4、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
要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让课堂教学显出真实的意义,需要我们教师更多的研读课标、钻研教材,花更多的功夫了解学生,正确的引导学生,教师所花的功夫,将是学生减轻负担、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让我们一起努力,以刘金玉校长的“好课标准”来要求、督促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