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品德名师工作室个人研修工作总结(李仲伟)
(2016-09-08 22:38:03)
标签:
教育 |
分类: 计划总结 |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一个学期又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匆匆走过了。回首这个学期品德研修工作,可谓忙碌而充实,一学期来有让人会心微笑的成绩,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为了今后能够更好地发展,现将本学期研修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相关的教学书籍,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2011年版)·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和《中小学德育》《班主任之友》等杂志。本学期,我尽可能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与品德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刊物,研究上面的教学理论、教学实例等,通过学习,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改精神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二、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备课质量。品德课程具有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教学过程中需要搜集资料,联系生活等大量的拓展,需要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为此,我充分利用芜湖市教科所微信号——小学品德教研信息这一资源平台,通过下载教学设计、课件、链接资源等,既方便快捷地搜集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也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可以更好地用来“磨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立足课堂教学,实现育人目标。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主要目标。为此,课前带领学生搜集资料,把更多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结合品德学科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在学期末的学科检测中,效果很好。
四、实践科研相结合,提高教研水平。这个学期,我邀请品德兼职教师抽空听了我执教的两节校内研修课,并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反馈意见。虽然我校品德组内的老师都是担任了语数教学,有的还兼班主任工作,但依然能享受品德教学这一片美好的天地,并有了一定的收获,十分不易。本学期,我还结合教学实践,积极撰写品德论文,制作品德微课,参加省资源平台组织的评比活动,在此非常感谢工作室主持人程老师的指导和工作室成员的相互鼓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