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8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课题——高一议论文写作的改革研究

(2019-09-09 14:49:26)
分类: 我的微课题

 

 

延安市基础教育教学2019年度微型课题

申请·评审书

 

 

 

所在单位   黄陵中学 

申 报 人   王秋霞    

课题名称 高一议论文写作的改革研究

所在组别   语文组   

 

 

 

 

 

延安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制

20193月修订

 

 

 

 

 

   

1.申请表必须如实填写各项内容,要清晰、工整,按表格设计填写不得改变表格形式。

2.申请表一式三份,统一用A4纸印制,于左侧装订成册,并与电子版送交延安市教研中心课题管理办公室。

3.全文统一用宋体,题目为4号宋体加粗,正文为小四宋体、两端对齐。正文段落行距为固定值,18磅。

4.所填内容必须为研究者原创,如有网上下载、剽窃、抄袭他人作品,一经查实取消结题资格,并通报所在单位。

5.本评审书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承担信誉保证并在封面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址:延安市北关街师范路小沟坪巷延安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911-2380600

    真:(09112380698

电子信箱:yaktbzy@163.com

 


延安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度微型课题申请·评审书

申 报 人

王秋霞

学科

语文

学历

本科

职称

中一

课题名称

高一议论文写作的改革研究

工作单位

黄陵中学

电话

13772893208

邮箱

1005106754@qq.com

申报人

 

   黄陵中学语文教师,县级骨干教师,专业知识较全面系统,工作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示范课,观摩课并获奖,同时撰写了《万紫千红总是春》、《“少教多学”让文言文阅读别有洞天》等论文课件均获县市级荣誉奖。2015年完成中央教科所“十二•五”重点科研课题《高中语文“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

一、微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19年,改革成为一个关键词,一则2018年是开放的一年,这种开放会倒逼改革,二则在向前行进的时候,不改革就不能破除障碍。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以来,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口号响亮,但其实当下高中阶段尤其是县级普通高中的作文教学,亦如裹脚的女人,主要体现在

1、写作课教的方面:当前县级高中学校,学校并未开设专门的作文教学课,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无系统教学方法,作文教学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无序性和功利性;其次,教师批改作文效率低且带有随意性。学生作文做完后,大多要等一个星期,批改后的作文才会回到学生手中,学生等待看到老师评语的积极性早已荡然无存,且评改机制不足,优秀作文与普通作文分值差别不大,也使很多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消减了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2、写作课学的方面:初中教材中的写作教学以叙事类的作文指导为主,而进入高中后议论文写作却成为一门必修,要求高中生有思辩力、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一学生的作文最容易将记叙文和议论文混淆,加之普通高中的学生,从小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存在读书少甚至不读书的问题,学生自己生活面太窄,生活积淀、经验、阅历少,一说写议论文,学生就手足无措、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即便“逼”他们动笔,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缺乏自我见解,个别学生甚至连议论文的“格式”都不懂,论点不鲜明,论据不足,又常常将记叙文和议论文混淆,使得高一议论文写作教学步履维艰。

(二)理论依据

  1、作文教学法。作文教学法理论认为:作文教学首先是教师的问题,主张教无定法、我们的教师应“结合时代精神”在作文教学中寻求有效策略,使作文教学尽快走出困法境,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基于这一理论,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过程就是学生在老师关照下自己“生长"的过程,是不断“同化"和“应”的过程,教师只起引导作用,通过讲解,讨论,组织辩论会、互评互改等形式给学生创造适宜环境,主体是学生,老师不可能替代学生成长,应让学生在作文中大胆展示自我,不断丰富自我,更新自我,健康成长。

(三)现实意义

1)改变高一议论文教学现状的需要

1、作文教学随意性和无序性。学校没有专门的作文课,作文只是夹缝里挤出来的时间完成,利用自习或周末,老师只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规定的作文批改数量,对作文的布置、批改、讲评有很大的随意性,加之教师自身的钻研不够,缺乏一套系统的写作教材,致使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作用微乎其微。

2、学生作文文体不鲜明,对议论文有畏难心理。初中教材中的写作教学以叙事类的作文指导为主,而进入高中后议论文写作却成为一门必修,要求高中生有思辩力、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一学生的作文最容易将记叙文和议论文混淆,不愿意写议论文。

3、学生阅读积累少,缺乏辩证能力。学校住校多,在校时间长,关注当下社会焦点,加之孩子不喜欢读书,所以阅读量少,许多学生在平时对素材不进行积累,导致在写作时,总是千篇一律的,除此之外,学生即使有了论据,也在写作中不能灵活运用,只是机械式的论点、事例、得出结论这样死板的三点式议论文,丝毫没有顾及到论点和材料之间的联接作用。

2)高考作文命题类型的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凡事的突破和创新,都应该是建立在对所研究事物充分把握的基础上。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对语文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需要提升学生应用知识和语文阅读等方面能力,还要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其中议论文是高中语文写作重要组成部分,且注重考查学生理性思维及思辨能力,主要关注当前考生对生活是如何思考的,写作方法上侧重具体而微的分析,就事论理,论事中之理。毫无疑问,议论文这种文体最便于展现理性思维、呈现思辨色彩。所以加强高中议论文教学及训练,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非常必要、重要的。

3)学生一辈子工作活动的需要。

如今的社会,例如企事业单位招聘往往要求应聘者根据某一现象确定观点,公务员考试等都常常是体现议论文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因此,教会学生写作议论文,也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

 

 

研究设想

一、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和研究步骤

(一)研究的内容

1、研究高一议论文作文教学如何序列化。

建立合理的指导机制,是作文教学有计划,有目的的推进,如怎样拟定一个好题目训练-作文如何开头结尾-怎样的布局便于一目了然-如何巧用材料进行论证等、由点到面,由段到篇,段篇交叉,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

2、研究高一议论文评改程序如何有效性推进。

首先做好充分的思想鼓动,引发学生作文评改的兴趣,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其次,教师示范评改,教给学生批改的方法,有计划进行改革,如基本批改符号-开头结尾批改——结构布局批改-材料论证批改,研究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评改作文,让学生分项承包,自主批改作文,在评改作文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研究高一学生如何建立作文素材库

教师教给学生积累素材的技巧、方法和具体要求,帮助学生储备丰厚的议论文作文素材-建立素材库,即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厚积累本,分类抄写相关素材,如名人素材积累—焦点新闻素材积累—课本素材积累—课外书籍积累,灵活积累,写到素材本上改变学生阅读量小,写作无素材,不会运用素材的现状。

(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查阅、搜集、积累有关文献资料,了解跟课题研究相关的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调查研究法。对学生作文的现状先做比较全面的了解,实施过程中随时调查了解,灵活调整实施方案。

3)范文引领法。在作文教学中,采用高考满分作文或优秀作文的引领,展开讨论与交流,从中总结方法,激励学生。

4)个别指导法。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发现学生作文的亮点,找出不足,个别指导,个别谈话,然后让学生进行段,如开头,结尾,或篇章的修改,多次反复,成为一篇好的作文。

5)经验总结法:在各个实施阶段中,总结反思得失,以便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

(三)研究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学习课题相关理论,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目标、计划等内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根据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思路全面开展课题研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优化,同时对议论文教学方式进行不断修改、调整、充实、完善。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同时边进行边反思整理:收集资料、积累成果,采集图文、影视素材,撰写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研究过程的相关资料,做好材料的归档工作;将研究过程中的教学心得、课题论文等整理成册;写好结题报告、

二、研究预期成果

1)制定研究方案,议论文教学研究计划。

2)将学生分成若干群,确定小组组长及其成员,全员参与。

3)过程走精细,随时收集资料(如图片,影视素材)整理优秀作文集子,同时撰写心得体会,相关论文。

4)形成结题总报告

三、研究预期效果

本课题以提升高一学生议论文作文能力为目标,秉承循序渐进、简明实用的原则,以教师为主导,以生为主体,期望建立合理的指导机制,使作文教学序列化,系统化,同时让老师从“出力不讨好”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在作文实践中的互评、他评能力,变作文为改文,变讲评为赏析,变指导为探究,改变现有的议论文写作现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写作潜能,提高高一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所在单位

意见

                      

(单位盖章)

 

      

区县教研室

意见

 

(单位盖章)

 

      

市教研中心

意见

 

 

(单位盖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