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年级下册数学《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

(2016-04-19 17:36:35)
标签:

教育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加与减

《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

                                             执教:朱红英

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列式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退一当十”的算理。

教学准备:微课、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1.播放学校图书室的的画面,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2.同学们平时都喜欢看什么样的书?

3.小结:是啊!从书中我们可以收获知识、结识朋友、开阔视野。书能带给我们遐想和乐趣,能带给我们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能让我们明白事理,增强能力。

瞧!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学知识呢!板书(小小图书馆)

二、学习体验、探究新知。

1.看一看。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你们知道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吗?(出示统计表。)

谁能说说,从表中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前几天我们已经学过了三位数的加法,那么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呢?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板书)

(结合实际问题,挖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各种问题,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小组合作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提炼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板书

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

“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2.算一算。

探索并学习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要计算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该怎样列算式呢?

1)指名汇报,板书239-118=

2)进行计算。239-118怎样计算呢?

把你怎么想的怎么算的直接告诉你的同桌吧!也可以拿出练习本把你的计算方法记录下来说给的的同桌听。

3)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激励学生多角度思考,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

a.拆数或分数的解法(数线)

b.计数器拨珠的计算方法。

C.竖式的计算方法

重点讲解列竖式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那如果求“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又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尝试独立进行列式和解决。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再次学习竖式的计算方法,重点提示: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你是怎样做的?

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在本位上加十后再减。的当十位上不够减的时候,

总结一句话: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方法。在进行减法笔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2)看黑板,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再来说一说。

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笔算减法的法则。(同桌交流)

3)班内汇报:在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新课小结:微课展示本科课的知识点学习归纳总结。

三、学中做。

1.完成课本第50页的第1题。

2.完成课本第5页的第2题。选两道题学生独立完成。

3.火眼金睛辩对错。(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6   7   5              7  2  7             4  1  9       

        5   4   3               4  3           2  0  5

          1   3   8              7  8  4             2  1  4

4.笑笑看了一本书有470页, 上午已经看了227页,

1.下午再读多少页就读完了?

2.下午比上午多读了多少页?

5.拓展提升。

淘气家、笑笑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街道上,淘气家距学校350米,笑笑家距学校480米,淘气家距笑笑家多少米?

四.小结本课。

教学反思:

《小小图书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方法及验算方法。从教学内容的容量和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出发,二年数学组将这部分知识分为3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教学“三位数一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第二课时教学“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第三课时教学“验算方法”。这篇教学设计是针对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安排设计的。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设计上做了如下处理: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用竖式计算的准确性,进而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为了让学生理解“退一当十”的道理,我们精选了两道例题,一道是“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一道是“十位上不够减从百位上退1”。在教学中我们还追加了一个数学问题:“当百位上不够减了,应该怎样做?”将知识迁移到“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十。”从教学的效果看,学生对“退一当十”的道理理解得非常透彻。这为后继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