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教学设计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
2、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2、已知:如图,△ABC≌△DEF,请找出图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3、
答:能,先量出这个三角形纸片的每边的长,各个角的度数,然后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每边长,每个角的度数分别等于已知三角形纸片的每边长,每个角,这样作出三角形一定与已知三角形纸片全等。
4、
这节课就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二、新课讲授
1、只给出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⑴、三角形一个内角为30°,
一条边为3cm;
结论: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注解〕:若给出的条件能够使两个三角形全等,则班上所有同学所作的三角形都应该全等;若给出的条件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只要按照同一要求作图,只要有两位同学作的三角形不全等,即可以说明给出的条件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特别地,只要能举出相关的反例能说明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可以适当减少作图环节。
3、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⑴、都给角:给三个角;
⑶、既给角,又给边:①给一条边,两个角;②给两条边,一个角。
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
⑴、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和8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结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AC=DF
BC=EF
5、
如图,是用三根长度适当的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所得框架的形状固定吗?用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的形状固定吗?
三角形框架形状和大小是固定不变的,四边形框架形状是可以改变的。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举例说明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投影片)
三、例题与练习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1)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2)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3)边边边公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2、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五、作业
课本第160页
六、板书设计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AB=DE
AC=DF
BC=EF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