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修订与变化
(2016-03-31 08:31:10)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修订与变化
(资料来源:北师大出版社培训与服务手册)
一、数与代数
年级 |
章标题 |
变化 |
七年级上册 |
有理数及其运算 |
1.把讲相反数与绝对值密切结合起来; 2.去掉有效数字,近似计算融入有理数运算中,并增加了“读一读”; 3.本章渗透了对大数的认识,不再独立成章. |
整式及其加减 |
1.整合了原“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以及七下“整式加减”的内容; 2.在去括号的同时,自然融入添括号内容; 3.探索规律加强为2课时. |
|
一元一次方程 |
去掉原“日历中的方程”,内容与探索规律重复. |
|
七年级下册 |
整式的乘除 |
1.原整式加减移到上册; 2.“同底数幂的乘法”中渗透对“较小数的认识”. |
变量之间的关系 |
本章尽可能加强了各种表示之间的联系,以及由文字叙述转化为表达式的内容. |
|
八年级上册 |
实数 |
加强了“二次根式”的相关内容,如运算和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运算的要求进一步明确. |
一次函数 |
1.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说法更加明确; 2.对k、b的认识有提升. |
|
二元一次方程组 |
增加“三元一次方程组”作为选学内容. |
|
八年级下册 |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取掉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
因式分解 |
|
|
分式 |
|
|
九年级上册 |
一元二次方程 |
1.增加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2.增加了“根与系数的关系”作为选学; 3.增加了“二分法”的“读一读”. |
反比例函数 |
|
|
九年级下册 |
二次函数 |
1.增加了“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作为选学内容; 2.明确了用配方法求顶点和对称轴; 3.判别式与图像交点(与横轴)个数. |
二、图形与几何
图形性质的证明从八年级上册开始,延续到九年级上,分布在三个学期.
年级 |
修改前 |
修改后 |
七年级上册 |
丰富的图形世界 |
丰富的图形世界 |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
基本平面图形 |
|
七年级下册 |
平行线与相交线 |
平行线与相交线 |
三角形 |
三角形 |
|
生活中的轴对称 |
生活中的轴对称 |
|
八年级上册 |
勾股定理 |
勾股定理 |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
位置的确定 |
|
四边形性质探索 |
证明(一) |
|
位置的确定 |
|
|
八年级下册 |
相似图形 |
证明(二) |
证明(一) |
平移与旋转 |
|
|
平行四边形 |
|
九年级上册 |
证明(二) |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证明(三) |
投影与视图 |
|
视图与投影 |
相似图形 |
|
九年级下册 |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
圆 |
圆 |
三、概率与统计
原统计与概率共8章,新版本修订为5章.只有八年级下册无统计与概率内容。具体为:七上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七下概率初步(频率的稳定值作为事件概率较之于古典概型更具有一般性),八上 数据分析,九上 对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九下 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
(一)课标强调
1.结合实际情境,经历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
2.会反思参与互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或小论文,并能进行交流,进一步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二)研究课题
七年级:探寻神奇的幻方,关注人口老龄化,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盒子,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七巧板.
八年级:计算器功能探索,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平面图形的镶嵌.
九年级:猜想、证明与拓广,制作视力表,池塘里有多少鱼,设计遮阳棚,你对促销知多少.
(三)层次设计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研究课题 |
给出明确的研究课题,提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
给出明确的研究课题,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可以由学生经小组讨论后形成,关注知识的应用与综合. |
给出现象或需要完成的任务,明确的研究课题,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可以由学生经小组讨论后形成,关注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
活动方式 |
以突出操作性的数学活动(计算、测量、切截与折叠、制作表格等)为主,要求判断、提出猜想并进行说理. |
以抽象、建立数学模型,推理和判断,回顾与反思为主. |
以抽象、推理、判断和设计,回顾与反思为主. |
活动要求 |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注重探究、逐步积累经验. |
分工与合作结合,注重探究与推理、积累活动经验. |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注重推理、积累活动经验. |
案例 |
幻方 |
一次模型 |
猜想、证明与拓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