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如何打造小学科学简约有效课堂》
(2016-05-23 16:10:50)如何打造小学科学简约有效课堂
长安区第一小学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自主、合作、探究” 是科学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为我们的科学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科学新课程实施中,有许多老师都上过比较成功的课例,这些都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典范。但我们都深知要上好一堂公开课,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上次到新知小学听课的时候听到许多来自科学老师们真实的心声:“科学课的材料准备太复杂了”、“科学课的课堂太难调控了”、“不可能每一节课都上成公开课一样”……可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在我们平常的课堂中来实现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如何打造小学科学简约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学习科学其实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学习环节、那么多的学习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这么深奥。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怎样使有限的时间变得有效?我认为不妨把课讲得简单一些,留下点空白,留给学生自由和发展。因为简单的课堂教学,使情节明快、集中,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对问题做深入有效的研究讨论,可以避免教师因情节繁杂造成调控失衡顾此失彼,可以避免学生因应接不暇而思路混乱懵懵懂懂。但是,把课讲得简单一些,并不等于简而不精,单而不丰,简单一些其实就是精炼一些,把教学艺术化、精良化、高效化。在教学实践中,应努力体现:导入简约有效、材料选取简单实用、教学语言简短有效、总结应用灵活有效。一句话:让课堂教学简约而不简单!
一、导入简约有效
导入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聚焦问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或者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便学生集中精力思考问题,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准备,做到简约有效;
比如我在上《摆》的这节课时,就尝试了两种不同的导入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动态的小女孩荡秋千的画面,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办法让这位小女孩荡得更快一些吗?直接引出探究主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一个游戏比赛:看那个小组的摆摆得快?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各组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不完全相同。
然后引出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会有快有慢呢?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显然第一种方式单刀直入直奔探究主题,…这样的导入设计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为后面学生猜想、实验等探究的环节,探究实验留下了充足的时间,把教学重点放在后面实验的设计、实验探究中,重点突出。
第二种方式虽然能体现出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但在游戏比赛时耽搁了时间,使学生在后面的实验中时间仓促,没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简约有效的导入是后面有效探究的保障。
二、材料选取简单实用
虽然我们学校的科学仪器室器材较全,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实验课没有相应或合适的材料,我们可以寻找一些简单的可以替代的材料来进行科学探究。
在小学科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第一个活动是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要准备的材料有七种。七种材料是为了让学生在按体积大小和轻重排列过程中发现排列的顺序与原有的认识产生冲突,从而进一步产生新的问题。我觉得只要材料选得典型,是可以减少材料数量的。在教学中我选取了四种材料:泡沫塑料块(体积最大,重量第三)、石块(体积第二,重量最大)、蜡烛(体积第三,重量第二)、回形针(体积最小,重量最小)。学生根据这些简约但不简单的实验材料也成功完成了探究活动。而且由于材料变少了,学生对沉浮规律的分析看得更清楚,也节省了给材料进行排序的时间。挑选材料时,在保证材料有结构的前提下,可以减少探究材料的数量,从而实现材料简约实用。
三、教学语言简短有效
师生的言语交流在科学课堂上随处可见,巧妙地运用简单有效的语言,适时引导学生的思维节奏能从整体上促进课堂的简约。但科学教学语言一般不要求像文学语言那样词句华美,文采飞扬,应该简洁明了。语言要吐字清晰和思路清晰,保证让学生听清楚你说了些什么,不会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语言越朴实就越容易理解。回想刚开始上科学课时,我也曾把科学课上得语言滴水不漏,一步步讲解得完整细致,好象语文课一样生动优美。后来由于实践以及对科学课的理解,我发现教师的语言越生动,越容易形成学生对教师讲授的依赖性。与其让学生成为生长迅速的攀援植物,不如让学生成为乔木,虽然生长缓慢了许多,但终究会成为一片独立的绿荫。科学教学的语言应简要流畅,精炼、准确。去除一切繁琐和修饰。。这不仅要求教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本身的修养,同时要提高自己整体的科学素养。
四、总结应用灵活有效
灵活有效的总结应用过程,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理解的程度,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热情,达到促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及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目标。
如在上完《摆》这节课后,在总结应用阶段,我设计了一个问题:现在你能说出让这位小朋友荡得更快的方法吗?一位女生说:可以把秋千上的小孩拉得高一些,这时立马就有别的学生提出发对。学生在应用中进一步发现自己掌握不扎实的、不准确的观点,使本节课所学知识进一步升华。这样简单的总结应用,不仅能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找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了学科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热情,灵活有效。
课堂教学简约化并非单纯的简单化,它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其背后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如何学习的思考,我们的课堂往往过多的考虑教师怎么教,忽略学生会怎么学,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活动空间,力求让学生有充裕的自主学习机会进行探索活动,教师要善于将各种知识模块有机整合,用最低的教学成本取得最大的教学收益。让课堂更好地回归一种宁静,让孩子的心在宁静中,感受到一种进步的力量,在简约的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发展。简约是一种智慧,有效是一种追寻,科学课堂教学回归简约化后,定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课堂原来很简单,科学其实很有趣!让简约而有效的科学课堂成为每一位老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