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水的品格与胸怀

(2016-12-21 22:12:12)
标签:

学生荟

学生荟k歌记单词

学生荟k歌学英语

学生荟俱乐部

学生荟学习俱乐部

分类: 10、英语生活大杂烩

 

 

关于水的品格与胸怀

 

一、道家有关水的论述

 

上善若水 :原文出于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释

  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渊:沉静、深沉。

  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尤:怨咎、过失、罪过。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水的7善:善地、善渊、善仁、善信、善治、善能、善时。)

  

老子(前600——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一说涡阳)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相传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室吏(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历史上,曾有过一段有关老子与孔子论说水的故事。

老子在黄河边,曾对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子曰:水有何德?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子恍然大悟:先生使我顿开茅塞: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子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心脾,弟子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以上是老子有关水德的三段论述。新年期间,我收到一条有关于水的信息,实际上是借用老子与孔子的对话,主要是借用了水的“7善”编辑而成的。这条信息附在最后,请你看看。)

 

老子用水性比喻说,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水是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论述不言无为的好处。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用水之特征和作用来比喻最优秀的领导者所应该具有的人格特征。水最基本的特征和作用主要有四点:一、柔弱,水是天下最为柔弱的东西;二、水善于趋下,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善于停留在卑下的地位;三、包容、宽容,小溪注入江河,江河注入大海,因而水具有容纳同类的无穷力量;四、滋养万物而不与相争。

老子认为,最优秀的领导者,具有如水一般的最完善的人格。这样的人,愿意到别人不愿意到的地方去,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们具有骆驼般的精神和大海般的肚量,能够做到忍辱负重、宽宏大量。他们具有慈爱的精神,能够尽其所能去帮助、救济人,甚至还包括他们所谓的恶人。他们不和别人争夺功名利益,是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王者。

  对自然万物,老子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在他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了水的“7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

老子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二、儒家有关水的论述

 

公元前516年周朝覆灭,老子逃往楚国,比老子小20岁的孔子拜访老子,典故孔子问礼就是这样来的。孔子将老子比做,来形容老子的深不可测、难以琢磨。二人见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说:逝者如斯夫!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信奉礼教仁义的孔子与一心想回归自然的老子两位圣人之间的交流,为后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铺下了奠基。

在春秋时期的古代典籍《荀子》中有记载了孔子答弟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宥坐》中记录,孔子观东流之水。子贡问孔子: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孔子也用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他提到水的9德:德、义、道、勇、法、正、察、志、善。

孔子说:水有九种完美的品德:

因它常流不息,能滋养一切生物,就是有德;

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长,遵循自然规律,就是有义;

浩大无尽,就是有道;

流向几百丈山涧毫无畏惧,就是有勇;

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就是守法度;

量见多少,不用削刮,不会隐瞒正确的观点,违心地趋附别人,就是正直;

无孔不入,就是明察;

发源必自西,归宿必流向东海,就是立志;

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就是善于变化。

孔子认为,因为水有这些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观(观察、体会、感悟、效仿)。他关于水的观点与道家有明显区别,也有相似之处。

 

 

三、现代人对水的理解

 

  水道。水道融于万物,水道和人类之道也相融,才能够达到一种得天下之事,悟天下之道,行天下之礼,辨天下之是非的境界。

  水德。《道德经》说道是道,而德是术,道是知,而德是行。

  水智。孔子云:智者乐水,智者无惑。水有七层之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水谋。《孙子兵法》云:以水为谋则可以通天彻地,善用兵者不绝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兵行似水,水避高而趋下,兵避实而击虚。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变化而胜者谓之神。

  水势。水势源自于《孙子兵法》兵法有云:求之于势 不责于人。领悟造势、借势。能够去体寻找资源,用外势和外力结合你的努力,去登上更高巅峰的状态。

  水变。水遇圆则圆、遇方则方、遇扁则扁、遇上则上、遇下则下、遇高则流、遇低则止。水可以固化成冰,水可以液化成水,水还可以雾化成气。

  水味。水味有三:苦水、甜水、清水。苦水可凉人心胸 沁人心脾。苦水,甜水没有意义。没有甜水,苦水没有方向。

  水韵。世间的水有千千万万,变化多彩、摇曳多姿。让我们感悟滴水的坚韧、溪水的乐观、泉水的清新、池水的澄澈、江河的奔腾、湖水的宁静、瀑布和深潭的刚柔相济、海水的博大……

  水悟。悟就是感悟、体会。水有现实之水,有心灵之水。现实的水可以涤净污浊,内心的水呢,可以涤净妄想。

  水情。水情有二,乐水、忘水。水周流万物而不拘泥,所以孔子乐水。忘水,从有情到忘情忘情不是无情,而是大爱、博爱,相望于江湖,终得天下之正、万物之本。情在水、意在人、情在外、意在心。

  水积。千人为俊、万人为杰、不择细流、无以成江海、厚积薄发、滴水的穿石。

水止。我们要学习在水的安静中,所感悟到的境界:心如止水、水止犹鉴、静水流深、止于至善。

 

四、新年的信息

    新年时,我收到一条表扬爸爸的信息,把爸爸比喻成水德很好的人。这是有些过分,但信息编得不错。我把表扬的话删了,其他的内容附在后面你看。

水:水能容纳污浊,又能洁净万物。水,随外面的容器改变自己,而又不变本色。水,能顺势而行,又有自己的方向。水是万物生长的源泉,又能无情摧毁一切。水,表面柔弱又具备无穷力量。水,在阻拦面前平静停下,也会激起更大的浪花。上善若水是水的品格,一泻千里是水的方向,止水游丝是水的温柔,静水流深是水的胸怀。利万物无所争斗,泽生命天长地久。水养人情似水流连。水济苍生清净淡泊。近水知水乐于水!象水一样的迎接新年的到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