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低段学生利用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低段学生利用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一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一直是我所思考和努力的方向。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虽然有所改观,但是我觉得还不够,所以我不得不再一次的考虑如何提高小学低段利用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利用画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特定了如下的实施计划:
一、活跃数学教学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激励诱导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得画图的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真正凸显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是为学生主体服务的。通过低段学生对学具的实际操作,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对直观图形的语言描述,丰富和规范低段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灵活的将画图与其他方法相结合。避免在加深问题难度上下功夫,而是要注重通过代表性的又能为学生容易接受的题目,着重培养学生的画图策略,使学生在熟练的掌握方法后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再遇到不会或是难懂的数学问题时会想到用画图去分析。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不正确的态度往往导致画图或是分析题意时注意力不集中,常常数错数,抄错数字,不进行检查等不良的习惯。针对这一现象,在平时做作业时,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三、让学生掌握画图技巧,使画图策略成为学生理解题目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画图不仅能让他们更形象地理解题目,找到解题的方法,同时还能帮助他们理解算理,检查计算的准确性。因此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慢慢养成画图的习惯,老师要利用课堂教学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画图习惯,提高学生画图意识,让学生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可以先示范性的去画,让学生观察,说说老师画的每个部分的意思,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比如:同学们排成一队做操,淘气的前面有5人,淘气的后面有6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在这道题里面画出淘气是关键,很多学生在做这类题时会将淘气忽略掉。那么在开始可以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是怎么摆的。然后老师将正确的图画出来:
让学生将自己摆的学具与老师画的图进行对比,说说老师画的图各部分都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说完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根据题意画一画,数一数,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长此以往,在后面的教学中再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提示学生遇到类似题目时自己画图分析,培养画图习惯,提高画图意识,让他们感受到画图的优越性,再逐渐的进行画图规范化训练。
四、把数学教学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生活原型中提炼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把应用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饱含热情的去留意和观察身边的数学,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问题意识等数学素养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五、进行类型题的整理。有针对性的把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作为学生的作业,再次反馈学生对类型题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易犯的错误采取:产生质疑——找出错误——分析错误原因——改正错误。这种形式不仅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满足了学生分清错误原因,到达改正错误的目的,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