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09-29 08:18:53)

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桥街小学 郑俊宁

英语学科中的思维教学模式研究及模式的形成在课程改革中地位日益重要,教学模式使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更加具体化,同时也可以使教学理论得以补充和完善,是学科思维训练的任务之一。

一、背景与目的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前,他们的阅读能力普遍较弱。

主要体现在:1.词汇积累不够;2.理解不通畅,表现在不了解文化背景或掌握不牢基本语法与句子结构;3.阅读速度较慢。为了探索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讨小学英语教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诱导学生英语思维,培养他们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的过程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差异。所以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在发展他们语言能力的同时加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英语思维教学的必要性

阅读的目的在于理解和应用,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能力的培养。斯大林说过:“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的思维交流成为可能了。”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系说明了进行英语思维教学的必要性。人认识活动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胡春洞 1996),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是容量大、节奏快和思维多,这也正是我们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思维品质培养的模式

为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思维的能力,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探索各种有效途径,力求达到英语阅读训练与思维训练的更好结合。那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品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催化剂。如果学生对学英语感兴趣,他就会学得更积极、更有效。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手段,充分展示文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文中具体的语言信息,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补充些学生愿意读而且能读懂的文章,并给出一些相应的理解性题目,要求他们边看边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设置问题,让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契机,我们的思维活动通常是因为需要解决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从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开始,让他们养成带着思考去阅读的好习惯。创设一个好的情境,有利于开展联想或猜想等思维活动。小学英语新教材中的阅读文章紧扣单元主题,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尽可能利用这些材料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Read and write 时我设置了一些问题:

Look at these pictures,What are they?

 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Which holiday can we see them?

           When is Easter?

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预知。处理完简单问题后,应设计一些深层理解的题目,让学生开展思维活动。

3. 进行快速阅读,培养学生思维的跳跃性。由于思维具有跳跃性,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迅速判断,抓取有用的信息。

4.设计细节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所设计的问题形式可以多样,例如判断、选择、回答问题、完型填空、连线、填表格等。所设计的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空间上的层次性。即不要设计的问题当中第一个问题在第三段才能找到,第二个问题在最后一句找到,要一步一步,让学生时时尝到成功的喜悦,每读完一小部分都有收获,有一种攻关后的喜悦。二内容理解上的层次性。即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及深的原则。避免全部的问题都不需要思考就能直接找到答案,也就是说要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的老师可能说,小学的学生需要设计难度很大的问题吗?即使设计了,他能做对了吗?还有的老师可能说我们的阅读材料本身就很简单,设计不出什么深层次的问题。首先我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一眼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是不够的,尤其对于好学生他们的潜能也需要我们给他们设计出更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题目。对于阅读材料简单设计不出什么深层次的问题也不是没有,但有些需要老师去挖掘。小学生年龄小,对于那些有一定难度的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采取个人阅读和合作性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在同桌间或者分成3人、4人小组进行,有商量、有讨论,有竞争,相互取长补短,这种阅读方式能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5. 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对文章基本上已理解。但还是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质疑。当然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先在小组内解决。这时的质疑可以是多方面的,短文内容的理解,或者不明白的单词,短语、句子甚至是不会读的单词、句子,都可以在这时解决。

6、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上面几个环节,学生对文章已经理解了,这时应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对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

总之,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劳厄认为,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期坚持不懈地研究与努力,需要贯穿于我们的教学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