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2016-09-16 22:40:32)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不一定能明白,而计算机的演示功能可对重要教学内容和现象进行回放,学生容易理解。从而收到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如:讲《轴对称图形》这一节,运用几何画板,折叠图形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反复观察和比较变化前后图形的异同之处,从而体会到对称的性质,使得本节课的重难点得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引入新课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就不能很好地学习。而许多数学问题都来源于生活、生产中,多媒体课件以大量视听信息、动态表现手段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从而冲击着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再加上适当的启发引导,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引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三、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加课堂容量
复习课由于以归纳知识和练习为主,一般课堂容量比较大,在教室就不易展示这么多,而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较好的进行知识归纳。有些内容文字较多,课堂上书写占用时间,对教师分析讲解有很大的影响,制成课件可以把例题直接展示给学生,节省了时间。例如进行《统计》教学时,利用课件就可以很方便进行。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让多媒体进入我们的教学课堂,使知识的传授由抽象到直观,图文并茂,声像兼具,形象生动,即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又能极大的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许多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制作课件,教学的效果却不理想,值得我们注意。
一、明白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二、课件的制作应紧紧围绕知识的目标,内容
三、不能将多媒体教学代替教学的全过程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讲解的内容更为形象、直观,但是如果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展示课件的内容,一个字的板书都不存在,学生只顾看大屏幕,看老师演示,不思考问题,不动手操作、训练,就像看电影一样,那么一节课下来,是不会有什么教学效果。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动脑、动手的过程,适当的进行板书、演算、讨论和思考,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和发展过程,若一味的用课件代替板书,将无法体现数学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同事也有违学生的认知规律,无法开启学会少年宫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的讲解,仍然是多媒体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四、多媒体的使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些教师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更多内容都已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了,教师不必再多讲,教师更轻松,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低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仅仅展示这些资料是不够的,尤其数学课,对题目的分析是无法展示在课件中,这就需要教师分析、推理……因此,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数学课堂教学省时、高效,使数学课堂教学形象化、生活化、直观化、趣味化。但是由于许多教师的多媒体课件仍处于简单的制作水平,所以传统教学仍处于主导地位,多媒体教学只能是辅助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平直仍必不可少,我们应当充分理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
陈克洪《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
杨东升.《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