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教学反思
(2016-05-10 19:03:21)分类: 教学反思 |
蓝海燕
本节课是《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第一课时,既是上一节知识的延伸,又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工具。
我以复习检测形式导入新课,第一题复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第二、三、四题做了变式训练,由第五题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导入新课。这样做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本节课的新知识学习夯实了基础。经检测,大部分学生对上节课知识掌握的很牢固。
探究新知环节中,我用学生熟悉的浐灞湿地公园建廊桥的例子导入,因为熟悉,所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带着“为什么”这个问题去学习,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变强了,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想知道怎样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探究过程中,以递进式的问题串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将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由少到多,有简入难,层层递进,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最终得出结论。因为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探究过程中所有类型的三角形都要画出来的话,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根本完成不了,所以我前一天让学生预习时就用纸按要求剪好三角形,上课时只需进行直观的图形对比,这样效果更明显。
“议一议”环节中,三个条件的组合较多,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分类思想方法列举出可能有的情况。三个条件中,探索三边是重难点,所以让学生利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自己动手画,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对画图有困难的学生我在巡视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得出“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后,再重新给定三边长度画一个三角形进一步验证结论正确性。实践练习由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小组交流,然后师生评述。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分析、解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运用“SSS”条件判断三角形全等,练习1中 “公共边”是一个重要的隐含的已知条件,练习2稍加深难度,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为了贯彻我们学校的“堂堂清”教学要求,课堂检测时设计了三道变式训练题,有梯度,有变式,立足于基本目标,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后,组织学生探索一些特殊题型和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