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2016-03-25 10:04:21)
分类: 教学反思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蓝海燕

在教学过程的“设疑导入”环节中,通过设置问题串,层层设疑。问题1和问题2的设置带领学生复习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平行线”的定义,既复习了上节课知识,又为学习本节课的新知识打好伏笔,从旧知识生成新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3的提出,让学生认识到平行线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进一步引起学生对平行线的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过程中,设计了三个并列的问题。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在木条a变化过程中,∠1、∠2的大小与木条a和木条b的位置关系。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有目的观察、思考,而不是无的放矢。通过思考问题,发现规律,得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深入探究环节中,我通过设置递进式问题串,层层深入,在回答上一个问题基础上引申出下一个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随着问题的展开和深入,逐步探究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和“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思考。

   因为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难度大的问题往往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去思考。我尝试通过设计问题串,从旧到新,从浅到深,把复杂的问题化成简单的问题。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增强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在通过后面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向更深层次的知识前进。这节课整体教学较好,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结论并能灵活运用其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因为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弱,理解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积极的思考问题,不能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我需要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引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