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球粒陨石
(2016-01-17 20:55:35)无球粒石陨石,也称非球粒石陨石,即是缺乏或没有球粒构造的各类无球粒石陨石,它们的一些外部特征通常看起来很像地球成因的一些岩浆岩。无球粒石陨石约占已发现陨石总量的……
陨石可划分为球粒石陨石和非球粒石陨石两大类。球粒石陨石的主要分类参数为总体化学组成、总的氧同位素组成、总的氮和碳的丰度及其同位素组成及氧化态;次要的分类参数是岩石类型、冲击变质作用、角砾岩的分类及地球上的风化程度。无球粒石陨石不含球粒陨石中的一些组分,且由于行星熔融和分凝作用,使总体物质组成不同程度偏离了球粒陨石的形成因素,将这类陨石划分了为两个主要的类型,即原始的无球粒陨石质陨石和分异的无球粒陨石。原始无球粒石陨石具近似一些球粒陨石的物质组成,其结构具有火成或变质的特征,它们是超变质球粒陨石或低度部分熔融的残余物,将这类陨石称为原始无球粒陨石,它们具有含硅酸盐的铁陨石(IAB及IIICD)、文诺纳无球粒陨石及IIE铁陨石中的硅酸盐包体。分异的陨石系来自大规模熔融与石变,且在陨石母体时的分异作用与同位素比值较均一化。原始和分异陨石之间无明显的界限。有一些无球粒陨石为富硅酸盐的陨石,具球粒陨石化学物质组成,并因低的熔融程度而形成无球粒陨石的火成或变质岩结构,认为它们是超变质的球粒陨石,或者是非常低的部分熔融的残余物。无球粒石陨石在外观上很相似地球成因的一些玄武岩、橄榄岩和辉岩等含硅量较低的火成岩,地球的岩浆曾形成基性岩和超基性岩。一些无球粒石陨石也许是从和岩浆相似的熔融物质中结晶而成,也可能是从总体上具有球粒陨石组成的母体熔融和分馏结晶中衍生而得。所以说分异陨石是来自经历大规模熔融、同位素均一化和分异作用的母体。无球粒石陨石、石与铁及铁质无球粒陨石,每种类型又包含几个陨石群和未分群的陨石。
原始无球粒石陨石是无球粒陨石的再细分。它们是介于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之间的类型。因为它们保留了很多球粒陨石的属性,因此被视为具有相互混合的基元结构,而被称为原始无球粒陨石。非常典型的是球粒的遗迹和化学组成都与球粒陨石非常相似。这些观测可以用熔体残留物、部分熔融或广泛的再结晶来解释。原始无球粒陨石的定论在1983年首度得到总结。原始无球粒陨石可能是在母体时的温度超越了凝固点,因此有部分熔融的现象。如果未能达到同位素的平衡,但母体已经完全熔融的也包括在内。有许多指标显示一些无球粒陨石会被视为基元。有些包含球粒陨石的残骸和一些氧化同位素比率与球粒陨石相似。原始无粒陨石和球粒陨石之间有着相似的示踪元素浓度。示踪元素即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的同位素。以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不变,而可根据放射性或原子质量差异予以追踪。用示踪元素研究化学反应、生物代谢途径等的方法,称“同位素标记法”。原始无粒陨石和球粒陨石在岩相薄片中可以观察到它们的矿物组合、化学性质、岩相构造与矿物结构等指标。如果无粒陨石是原始的,它会通过再结晶形成很多120°的晶界。正常的无粒陨石是由岩浆结晶形成,会显示出具有岩浆岩形成的岩相构造与矿物结构等特征。橄榄古铜陨铁是部份熔融并留下残留物的例子,有的原始无球粒陨石看起来也有部份熔融特征,但两者都被认为是熔融产生的。橄辉无球粒陨石和巴拉辛无粒陨石多为熔融残留或是岩浆堆积形成的。
暂行的分类系统中无球粒陨石有:原始无球粒陨石、HED群无球粒陨石、月球无球粒陨石、火星无球粒陨石、钛辉无球粒陨石群、顽火辉石无球粒陨石、IAB及IIICD类型陨石等。很多无球粒陨石它的金属铁镍含量很低或不存在,岩相中的矿物结晶程度比球粒陨石相对较高,主要由各种不同的特定矿物和矿物角砾与碎屑组成。在矿物成分上,球粒陨石的斜长石主要是钙长石,而无球粒陨石主要为奥长石,其中一些无球粒陨石中的橄榄石含量也比球粒陨石较低。依据化学成分,无球粒陨石可分为贫钙(含CaO为0~3%)和富钙
原始无球粒陨石
原始无球粒陨石,我们也称其为PAC群陨石。PAC化学群陨石它们的矿物化学成分大都是原始形态的,从地球化学意义上讲它们的一些岩相、结构与矿物化学组成特征,感官上很接近地球上的一些岩浆岩,其岩相是火成岩特征,但各种演化变质成因与化学数据指标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化。原始无粒陨石暂划分的有:阿卡普尔化学群原始无粒陨石、洛德兰群化学群原始无粒陨石、文诺纳群化学群原始无粒陨石、巴拉辛化学群原始无粒陨石、橄榄辉石化学群原始无球粒陨石、IAB原始无球粒陨石、IIICD原始无球粒陨石等。原始无球粒陨石的岩相矿物组成多为呈细粒与中粒状,富含的主要矿物为斜方辉石、橄榄石、富铬透辉石、富钠斜长石、铁镍金属、陨磷铁鎳矿、陨硫铁、白磷钙矿、Cl磷灰石、铬铁矿及石墨组成,其矿物成分、矿物的模式丰度及粒度大小均不同于普通球粒陨石,阿卡普尔群陨石与橄榄古铜陨铁之间无明显的界限,阿卡普尔群陨石为细粒(150—230μm)岩石,而橄榄古铜陨铁为粗粒(540—700μm)岩石,陨硫铁及斜长石缺损,宇宙射线暴露年龄(CRE)介于5.5与7之间,表明二者可能是在同一母体上单个冲击事件形成的。
㈠,原始无粒陨石中的阿卡普尔科群的主要成份是橄榄石、直辉石、斜长石、铁陨石、和陨硫铁。像所有的原始无粒陨石一样,阿卡普尔科群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的性质都与球粒陨石相似,有些标本甚至显示出球粒陨石的遗迹。它们的矿物组成介于在H和E球粒陨石上。㈡,洛德兰群化学群原始无粒陨石又称橄榄古铜陨铁原始无粒陨石,它们是粗粒度的原始无粒陨石。主要矿物由斜长石和少量低钙铁辉石和橄榄石组成。它们在化学成分组合上和H类型球粒陨石有着近似之处。㈢,橄榄古铜陨铁原始无粒陨石的形成和一些球粒陨石有着密切联系。它们的岩相中的金属量和H类型球粒陨石大致相等,橄榄石和辉石构成了大部分的体积。其它矿物有硫化物、铬铁矿、磷灰石与透辉石等。㈣,文诺纳原始无球粒陨石。陨石的组成包括辉石
来自小行星带的无球粒陨石,也称为已进化的无球粒陨石。它们大都是来自不同的小行星母体上,大部分是小行星相互撞击作用而脱离了原本的运行轨道,进入大气层后受环境与物理变化影响而支离破碎。在这一过程中它们的一些矿物和化学成分又经过了一次熔融和再结晶过程。来自小行星带的无球粒陨石暂划分的有:HED族无球粒陨石、古铜钙化学群无球陨石、钙长辉长岩化学群无粒陨石、古铜无球粒陨石等,其中HED族无球粒陨石,它们已被认为是来自一颗小行星—灶神星的母体,经过放射线氧同位素测定,这些陨石结晶体的年龄都在44.3和45.5亿年之间。
HED群无球粒陨石
HED群无球粒陨石,它们的家族有三种无球粒陨石相构成,其分别为:古铜钙无球粒陨石(Howardites)、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Eucrites)与古铜无球粒陨石(Diogenites)。古铜钙无球粒陨石是被认为起源于小行星灶神星表面的一种无球粒石陨石。它们岩相中常镶嵌着一些呈风化状的细颗粒角砾岩,岩石碎屑和矿物粒径常为2~5毫米左右,岩石碎屑与矿物颗粒多为斜长石(钙长石)、斜方辉石、钙辉石、钛铬铁矿、钛铁矿、橄榄石、富钾玻璃和铁的硫化物等相构成。矿物被冲击熔化特征明显,隐晶质的长石玻璃与粉碎状玄武岩矿物构成其基质。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也称为倍长辉长无球粒陨石,它们大部分的矿物成分为钙-缺乏辉岩、易变辉石、钙-富含斜长石(钙长石)、斜方辉石相组成,次相矿物常含有少许的铬铁矿、钛铁矿、硫化铁与极少的铁镍金属等。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的岩相多为各种岩石碎屑与矿物颗粒构成,矿物碎屑常出现有出溶迹象,部分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的岩相还具有重结晶特征,基质物质多为隐晶态的长石玻璃与呈细粒状的玄武岩矿物碎屑相构成。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可根据其化学成分和岩相结晶等特征的差异,它们还可以被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子群。比如,非堆积型与堆积型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及复相碎屑岩型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等。古铜无球粒石陨石又称奥长古铜无球粒陨石,它们的主要物相组成为斜方辉石、橄榄石、斜长石、铬铁矿等,次相矿物常含有少许的硫铁矿和铁镍金属等。古铜无球粒石陨石的化学组分是源于火成岩中的深成岩特征,并且在灶神星地壳内部有足够的深度可以慢慢冷却,形成比钙长辉长无粒陨石更大的结晶体。一些较大的结晶体主要是富镁辉石类与少量的斜长岩及橄榄石,其晶态多呈破裂与液态分异特征,冲击形成的细脉中多被长石玻璃物质充填。
钛辉无球粒陨石
钛辉无球粒陨石(Angrites),它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无球粒陨石,它的名称来自Angra
顽火辉石无球粒陨石
顽火辉石无球粒陨石(Aubrites),其名称来源是根据1836年坠落在法国Nyons
顽火辉石无球粒陨石为高度还原的顽辉石岩。具火成结构,通常是碎片角砾岩,表土角砾岩少见,太阳风注入的稀有气体较高,主要由几乎无FeO的顽辉石组成,但也含有少量钠长石质斜长石和几乎无FeO的透辉石及镁橄榄石等,火成和冲击熔融成因的碎屑较普遍。顽火辉石无球粒陨石的矿物学和氧同位素组成与顽辉石球粒陨石(E)相似,虽然不是形成于共同的母体,但表明二者也有着一些密切的关联。比较新鲜的顽火无球陨石熔壳通常呈浅褐色、棕色和深褐色等。大多数的顽火辉石无球粒陨石呈冲击破损状或碎片状,通常看起来很像是起源于月球。大多数顽火辉石无球粒陨石中的角砾岩都严重受损,表明它们母体有着遭受剧变的历史。由于一些顽火辉石无球粒陨石常包含着球状结构的捕虏体,它们很可能是顽火辉石无球粒陨石的母体曾与有着E球状结构组成的小行星碰撞过。把顽火辉石无球粒陨石和小行星的光谱相比较,显示顽火辉石无球粒陨石和主带小行星的侍神星族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个小行星家族的一个小成员(3103)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