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理论与实践》修订版前言

(2025-02-11 05:50:43)

《汉字理论与实践》修订版前言

 

转星移,电光石火,不经意间《汉字理论与实践》出版已经二十五年。二十五年前,我在庆阳师专任教,为了便于加强古代汉语教学,从1996年起,我开设了汉字学课。由于没有找到满意的教材,只好自己动手编写教材。我没有专门学过文字学,只得边学边教,边教边学。对于讲稿,再三琢磨,反复修改,四年之后,大致有个书的模样。为了便于教学,也为了晋升职称,便自费出版了这部讲稿,仓促间命名为《汉字理论与实践》。在这本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系统地讲述了汉字的性质、结构、特点、功能、起源、发展、造字方法、汉字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等问题。在讲述这些问题时,笔者在继承已有成果,采纳前贤时哲的一些观点的同时,针对当时语言文字学界对汉字的一些看法,坚持了一些自己同意的观点,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主要有:

1.关于汉字优劣的评价和汉字前途的认识。

在此问题上,本书驳斥汉字落后论,否定汉字灭亡论。汉字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中国的通用文字,到了20世纪初,在学术界兴起了一种汉字落后论和汉字灭亡论,该理论认为,比起西方的表音文字,汉字是一种落后文字,这种文字必将灭亡。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段内,这种理论一度成为汉字学界的主流理论,左右着汉字研究,并严重地影响到国家的文字政策。一直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事情才发生了变化。一些学者出来为汉字翻案,认为汉字并不落后,也不会消亡。一直到20世纪末,两种观点相互辩驳,难以形成一致意见。在当时出版的汉字学著作中,明确反对汉字落后论与汉字灭亡论的著作 并不多见。本书通过历史事实论证和科学比较,认为汉字并不落后,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断言:汉字不仅过去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的载体,现在和将来,是负载传播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的工具,而且,在已经开始并将加速进行的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过程中,汉字必将充任负载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航船。

2.关于汉字本体所包含的成分

在此问题上,本书维护汉字具有三要素的观点,做出字与字形、字符的区分。在中国历史上,学者们一致认为汉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现代一些语言学家,也多认为汉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然而从唐兰开始,一些文字学家却认为汉字只包含字形,不包含音义。在二十世纪中叶,这种观点甚至成为主流观点。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提出:文字是形音义或者形音结合结合体”的观点并且首次对文字与字符、字形作了区分,认为它们是不同的概念:文字是形音义或者形音的结合体字形,指字的形体,也就是在文字中,视觉能够感知的部分。所谓字符就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声音或意义的书写符号。

3.关于汉字的性质

在此问题上,本书揭示文字只是语言的符号的观点的谬误,提出文字不仅可以表现语言,而且可以表现思维的观点。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关于文字的性质,语言文字学界流行着文字只是语言的符号的观点,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一些人开始了对汉字的肆意改造。本书揭示了这种观点的谬误,提出,文字是语言和思维的工具文字除了负载着语言的信息而外,还负载着思维的信息。同时认为,文字相对于语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4.关于汉字的结构

在以往的汉学中,“汉字结构”这个术语,有时指汉字造字法,有时指汉字的形体结构。本书继对汉字做了字与字形的区分之后,对于汉字结构也做出了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的区分,指出:字形结构是字的形体结构,即字形各构件在组成整字的形体时的空间位置结构汉字结构指的是作为形音义统一的书写符号的汉字内部的各级各类部件之间的组合方式。在做了这样的区分之后,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建了汉字体系结构系统的。

5.关于汉字的造字法。本书首先界定了造字法:汉字的造字方法,指的是汉字作为形音义三者统一的书写符号的制造方法。我们所说的字,是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体,所谓汉字的造字方法,就是人们制作这种形音义三者统一的文字的方法。从实质上讲,造字过程就是一定的语言单位(譬如词)与一定的字符相结合的过程。”然后,采用了三书说来分析汉字的造字法。说:“汉字是表词文字,这种文字制作的根本方法是据词构字,其具体方法有三种,即:据义构字、据音构字和音义合成构字。

6.关于汉字教学,本书在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第一、汉字学习中的方法。即根据汉字结构的原理来学习汉字。汉字的结构是一种多层级的结构,因此,学习汉字要用字素构成汉字的方法来学习汉字。学习汉字首先弄要懂汉字的结构方式,要认识构成汉字的基本要素,然后就可以通过汉字的结构规律来掌握汉字。第二,汉字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针对当时中小学普遍存在的机械记忆识字教学法,笔者提出了运用汉字知识进行汉字教学和词语教学的主张和方法。

对于这本书特点与价值,豆包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汉字理论与实践》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与价值。在特点方面,该书系统全面地对汉字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它不只是单纯地理论阐述,还紧密结合汉字的实际应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为读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

在观点和方法上,该书具有创新性。采用字素结构学说分析汉字结构,这种独特的视角为汉字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对汉字的剖析更加深入和准确。同时,大量运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资料进行字形分析,丰富了研究的素材,使汉字的演变历程和构造原理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汉字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和视角。

从学术价值来看,该书对汉字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丰富和完善了汉字学的理论内涵,为汉字的起源、发展、结构等方面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解释,填补了汉字研究领域的一些空白,推动了汉字学学科的进步。同时,该书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涉及语言学、文字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个领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拓宽学术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在实用方面,该书对汉字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可以借助书中的理论和方法,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结构和规律,采用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汉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书写水平,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对于阅读古籍的人来说,该书能够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古文中的字形、字义和字音,避免因汉字理解错误而导致的误解,提高古籍阅读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此外,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该书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通过深入研究汉字的文化内涵,揭示汉字与中华文化的紧密联系,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

总之,《汉字理论与实践》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著作,为汉字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根据豆包的评价来看,《汉字理论与实践》有着鲜明的特点和重要的价值。尽管如此,限于历史条件,这本书当时只印了1000册,而且没有进入官方发行渠道,加之笔者处于偏远地区的基层,这本书在汉字学界,并没有产生应该有的影响

本书出版之后,笔者在自己所带的汉字课教学用了几届,在使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文字问题,一是所用古文字字形系手写,不够美观。二是有的字有讹误。后来因教学与研究重心的变化,这本书压入箧底,一放就是二十年。这二十年中,中国文字学研究取得了巨大发展,出版了数以百计的专著,相形之下,《汉字理论与实践》已然折旧许多。

最近,整理旧作,翻出此书,觉得还有些价值,就改正了发现的错讹文字,古文字形全部换为国学大师网上的古文字。庶几,可观性强了一些。现传到网上,以供需要者阅读。

                             连登岗2025年2月9日于济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