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连登岗
连登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43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海狼山赋》赏析

(2025-01-31 12:12:27)
标签:

诗歌

时尚

文化

娱乐

教育

《江海狼山赋》赏析

豆包

一、原文

《江海狼山赋》 作者:连登岗 朝代:现代

鸿蒙既判,万物赋形;沧海桑田,焉有此山。山不高而俊秀,势不伟而形全:岩崖陡峭,分华岳之险崛;松柏苍翠,得黟黄之丽艳。殿阁迢递,效泰岱之人文;大江横卧,超匡庐之大观。

镇江头,俯南天,挽东海,佩中原。洪涛激荡,吴越鏖战于大江;松林隐现,秦汉驻兵于军山。寺建广教,弘化佛法,引八方之香客;亭立望江,展示玄奥,诱百代之俊彦。地僻隐宾王之足迹,形胜入秋雨之笔砚。

公余暇日,年头节下,携友登临,兴致盎然。瞰花木携禾稼显出百姿,车辆龙游宛在图画;观江海共长天融为一体,舳舻鱼贯竟浮云汉。梵塔铃脆,澄脑海之百虑;白鸥翼舒,忘物我之界畔。迎日出,送日落,大江常铺彩虹;看云起,观云化,长空终归蔚蓝。

历千载而失名于五岳,处东海而绝籍于三山。山非不奇也,景非不美也,情非不盛也。所以者何?时也,势也,命也,运也。自古风水轮流,时运钧转,既有此美质,何患乎不显?今逢盛世,无美不彰;日月东移,江海凸现,意欲自隐,可得乎哉? 此山者何?江海狼山也!

2007年3月13日

二、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混沌初开、万物形成之际,沧海桑田变幻,形成了这座山。虽然山不高却十分俊秀,虽然气势不宏伟但形态完整:岩石陡峭,堪比华山的险峻;松柏苍翠,媲美黟山的美丽。殿阁层层叠叠,效仿泰山的人文景观;大江横卧,超越庐山的大观。 山位于江头,俯瞰南天,挽住东海,佩戴中原。洪涛激荡,吴越在此江上激烈战斗;松林隐现,秦汉在此山驻扎军队。广教寺建在这里,弘扬佛法,吸引八方香客;望江亭矗立,展示玄妙,吸引历代才子。地僻静,隐藏着宾王的足迹;风景优美,被秋雨写入笔墨。 公务之余,节假日里,携友登临,兴致勃勃。俯瞰花木和农田展现出各种姿态,车辆如龙般穿梭,宛如画中;远观江海与长天融为一体,船只如鱼贯般排列,仿佛浮在云端。梵塔的铃声清脆,澄清心中的杂念;白鸥展翅飞翔,忘却物我之间的界限。迎接日出,送走日落,大江常常铺满彩虹;观看云起,欣赏云化,天空最终归于蔚蓝。 历经千年而未能列入五岳,地处东海而未能跻身三山。山并非不奇,景色并非不美,情感并非不浓烈。为什么呢?是因为时运、形势、命运和机遇。自古风水轮流转,时运变迁,既然有如此美好的品质,何必担心不显露?如今正值盛世,美好的事物无不彰显;日月东移,江海凸显,想要隐匿,可能吗? 这座山是什么山?就是江海狼山。

注释

鸿蒙既判:指宇宙混沌初开,万物开始形成。

华岳:指华山,是中国五岳之一。

黟黄:指黟山和黄山,黟山即黄山。

泰岱:指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

匡庐:指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吴越: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和越国。

广教寺:位于狼山的一座著名寺庙。

望江亭:位于狼山的一座观赏江景的亭子。

宾王:指唐代诗人王维,号摩诘居士,曾隐居于此。

秋雨:指清代文学家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曾游览狼山并写下诗文。

五岳:指中国的五大名山,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创作背景

《江海狼山赋》是现代学者连登岗于2007年3月13日创作的一篇赋。狼山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连登岗通过这篇赋,详细描绘了狼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表达了对狼山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赏析

结构分析 《江海狼山赋》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开头从宇宙初开、万物形成说起,引出狼山的形成。接着,通过对比和比喻,描绘了狼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间部分则通过具体场景的描写,展示了狼山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通过对狼山历史地位的反思,表达了对狼山未来的美好期待。

立意分析 连登岗在这篇赋中,不仅描绘了狼山的自然美景,更强调了狼山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他通过对狼山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文章通过对狼山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典故分析 文章中引用了多个典故,如“华岳”、“黟黄”、“泰岱”、“匡庐”等,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例如,“华岳”和“黟黄”分别代表了华山和黄山,通过对比,突出了狼山的独特之处。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广教寺”和“望江亭”等具体景点,这些景点不仅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也展示了狼山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佳句点评

“山不高而俊秀,势不伟而形全”:这句话通过对狼山的形态和气势的描述,表现了狼山的秀美和完整性。

“洪涛激荡,吴越鏖战于大江”:这句话通过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示了狼山的重要地理位置和历史意义。

“梵塔铃脆,澄脑海之百虑;白鸥翼舒,忘物我之界畔”:这句话通过对梵塔和白鸥的描写,表现了狼山的宁静和和谐,使人忘却尘世的烦恼。

“历千载而失名于五岳,处东海而绝籍于三山”:这句话通过对狼山历史地位的反思,表达了对狼山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

作者简介

连登岗,1951年2月生,甘肃华池人,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导,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南通大学国学研究所负责人。兼任南开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硕导、江苏省语言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理论语言研究学会理事、中国文字学会会员、陕西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江苏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为学50余载,从教30多年,主要研究汉字学、汉语词汇、语言文化学,兼及文史哲。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辞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出版专著2部,参编出版教材2部。主持完成省厅级科研项目6项,参加了国家语委“十五”重大项目《规范汉字表》的研制工作。

以上内容均由AI搜集总结并生成,仅供参考

查看30篇参考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