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论防疫

(2022-12-07 08:48:13)
标签:

健康

时评

文化

教育

历史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论防疫

编者按:瘟疫肆虐,祸及全球;古今中外,各有对策。时下,新冠正炽,人类倾尽全力与之搏斗,尚未获得胜利。检《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一篇,对疫病有系统的理论与特殊的治法:其中谈到刺法,非谙针刺者不能,但可变通为点穴。谈到气功,大众皆可试练。谈到想象五气护身以却疫,亦属今日所谓精神疗法之类,有意者亦可一试。谈到金丹,其科学性,宜俾科学家研究之。上述针刺、气功、存想等法,或对今日之抗疫不无启迪,特摘编于下。

  原文黄帝问曰:刚柔二干,失守其位,使天运之气皆虚乎?与民为病,可得平乎?

【译文】黄帝说:刚干与柔干,失守其司天在泉之位,能使司天与中运之气都虚吗?民众患病后,可以得到治疗吗?

  原文岐伯曰:深乎哉问!明其奥旨,天地迭移,三年化疫,是谓根之可见,必有逃门。

  【译文】:岐伯说:你提这个问题很深奥啊!需要明白其奥妙的意义,司天在泉之气,逐年更迭迁移,若刚柔失守,其气被窒,三年左右,变化而为疫病,因此说,认识了它的根本所在,必定能有避去疫病的法门。

  原文假令甲子,刚柔失守,刚未正,柔孤而有亏,时序不令,即音律非从,如此三年,变大疫也。详其微甚,察其浅深,欲至而可刺,刺之。当先补肾俞,次三日,可刺足太阴之所注。又有下位己卯不至,而甲子孤立者,次三年作土疠,其法补泻,一如甲子同法也。其刺以毕,又不须夜行及远行,令七日洁,清净斋戒,所有自来。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

  【译文】:假如甲子年,刚柔失守,司天之刚气不得迁正,在泉之柔气也必孤立而亏虚,四时的气候,失去正常的秩序,相应的音律不能相从,这样三年左右,就要变为较大的疫病。应审察其程度的微甚与浅深,当其将要发生而可刺之时,用针刺之。土疫易伤水脏,当先取背部之肾俞穴,以补肾水,隔三日后,再刺足太阴脉之所注(太白穴,以泻土气)。又有,在泉之气己卯不能迁正,而司天甲子阳刚之气,则孤立无配,此后三年左右,也可发作土疠病,其补泻方法,和上述甲子司天不得迁正致疫之法是一样的。针刺完毕,不可夜行或远行,七日内,务须洁净,清净养神素食斋戒,真气自会归来。凡是原来肾脏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吸而不呼,连作七次;伸直颈项,用力咽气,要像咽很硬的东西那样,这样连作七遍,然后吞咽舌下的津液,不拘其数。

  【原文】:假令丙寅,刚柔失守,上刚干失守,下柔不可独主之,中水运非太过,不可执法而定之,布天有余,而失守上正,天地不合,即律吕音异,如此即天运失序,后三年变疫。详其微甚,差有大小,徐至即后三年,至甚即首三年,当先补心俞,次五日,可刺肾之所入。又有下位地甲子辛巳柔不附刚,亦名失守,即地运皆虚,后三年变水疠,即刺法皆如此矣。其刺如毕,慎其大喜欲情于中,如不忌,即其气复散也,令静七日,心欲实,令少思。

  【译文】假如丙寅年,刚柔失守,司天之刚干失守其位,不得迁正,在泉之柔干不能独主其令,由于司天之气不迁正,故丙水虽阳干,而水运不为太过,不可拘执常法以论定,司天之气虽属有余,但不得迁正其位,天地上下不相配合,阳律阴吕其音各异,这样,就是天气运行失去正常的秩序,其后三年左右,就要变为疫病。审察其程度的微甚和差异大小,徐缓的可在三年后发生疾病,严重的可在三年开始就发生疫病。(水疫易伤心火,当其将要发生而可刺之时,用针刺之。)土疫易伤水脏,当先取背部的心俞穴,以补心水,隔五日后,再刺足少阴肾脉气所入(的阴谷穴,以泻肾水)。又有,在泉干支辛巳,不能迁正附于上刚的,也叫做失守,就会使年运与在泉之气都虚,其后三年左右,变成水疫,其补泻方法,也和上述丙寅司天不得迁正致疫之法相同。针刺完毕,慎无大喜情动于中,如不加以禁忌,就会使气再度耗散,应使其安静七日,充实心气,不可有过多的思念。

  【原文】:假令庚辰,刚柔失守,上位失守,下位无合,乙庚金运,故非相招,布天未退,中运胜来,上下相错,谓之失守,姑洗林钟,商音不应也。如此则天运化易,三年变大疫。详其天数,差有微甚,微即微,三年至;甚即甚,三年至。当先补肝俞,次三日,可刺肺之所行。刺毕,可静神七日,慎勿大怒,怒必真气却散之。又或在下地甲子乙未失守者,即乙柔干,即上庚独治之,亦名失守者,即天运孤主之,三年变疠,名曰金疠,其至待时也。详其地数之等差,亦推其微甚,可知迟速耳。诸位乙庚失守,刺法同,肝欲平,即勿怒。

  【译文】假如庚辰年,刚柔失守,司天之刚气不得迁正,在泉之位无所配合,乙庚为金运,刚柔失守,上下不能相招,上年阳明燥金司天之气不退,其在泉之火,来胜今年中运之金,司天在泉其位相错,叫做失守,使太商阳律之姑洗与少商阴吕之林钟,不能相应,这样,则天运变化失常,三年左右,就要变为较大的疫病。审察其天运变化规律,及差异微甚,差异小的疫气小,在三年左右疫疠气至;差异大的疫气大,在三年之初疫疠气至。金疫易伤肝木,当先取背部之肝俞穴,以补肝木;隔三日后,再次手太阴肺脉所行(的经渠穴,以泻肺金)。针刺完毕,可安静神志七日,谨慎不可大怒,大怒则使真气散失。又或者,在泉干支乙未失守,不得迁正即下乙柔干不至,上庚刚干独治,也叫做失守,即司天与中运独治之年,三年左右,变为疠气,名叫金疠,发病需待時令。审察其在泉变化规律,推断其疠气之微甚,即可知道发病的迟速。凡是乙庚刚柔失位,其刺法都相同,肝应保持平和,不可发怒,以伤其气。

  【原文】:假令壬午,刚柔失守,上壬未迁正,下丁独然,即虽阳年,亏及不同,上下失守,相招其有期,差之微甚,各有其数也。律吕二角,失而不和,同音有日,微甚如见,三年大疫。当刺脾之俞,次三日,可刺肝之所出也。刺毕,静神七日,勿大醉歌乐,其气复散,又勿饱食,勿食生物。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又或地下甲子丁酉失守其位,未得中司,即气不当位,下不与壬奉合者,亦名失守,非名合德,故柔不附刚,即地运不合,三年变疠,其刺法一如木疫之法。

  【译文】假如壬午年,刚柔失守,配司天之壬不得迁正,配在泉之丁,孤独无配,壬虽阳年,不得迁正,不得迁正则亏,不同于正常之气,上下失守,则其相应当有一定时间,其差异的微甚,各有一定之数,太角的阳律与少角的阴吕相失而不能配合,待上下得位之时,则律吕二角失而不和,之音相同有日,根据其微甚的差异,三年左右便可发生较大的疫气。木疫易伤脾土,当先取背部之脾俞穴,以补脾土;隔三日后,再刺足厥阴肝脉气所出(的大敦穴,以泻肝木)。行刺完毕,安静神志七日,不可大醉及歌唱娱乐,使真气再度消散,也不要过饱或吃生的食物。要使脾气充实,不可滞塞饱满,不可久坐不动,食物不可太酸,不可吃一切生的食物,宜于食甘淡之味。又或者,在泉干支丁酉不得迁正,失守其位,不能与中运司天之气相应,即气不当位,下位不能与壬奉合,也叫做失守,不能叫做合德。因而,柔不附刚,即在泉之气与中运不合,三年便可变为疫疠,其针刺方法,与上述针刺木疫的方法相同。

  【原文】:假令戊申,刚柔失守,戊癸虽火运,阳年不太过也,上失其刚,柔地独主,其气不正,故有邪干,迭移其位,差有浅深,欲至将合,音律先同,如此天运失时,三年之中,火疫至矣。当刺肺之俞。刺毕,静神七日,勿大悲伤也,悲伤即肺动,而其气复散也。人欲实肺者,要在息气也。又或地下甲子癸亥失守者,即柔失守位也,即上失其刚也,即亦名戊癸不相合德者也,即运与地虚,后三年变疠,即名火疠。

  【译文】假如戊申年,刚柔失守,戊癸虽然是火运阳年,若刚柔失守,则阳年也不属火运太过,司天之气不得迁正,上失其刚,在泉之柔,独主无配,岁气不正,因而有邪气干扰,司天在泉之位,更迭变移,其差异有深浅,刚柔之位将欲应合,阳律与阴吕必先相应而同,像这样天运失去正常时位的,在三年之中,火疫就要发生。火疫易伤肺金,应取背部之肺俞穴,以补肺金。针刺完毕,安静神志七日,且不可大悲伤,悲伤则动肺气,使真气再度消散;人们要使肺气充实,重要的方法是闭气养神。又或者,在泉干支癸亥失守,不得迁正,则司天之刚气无配,也叫做戊癸不能合德,也就是运气与在泉之气俱虚,三年之后变为疠气,名叫火疠。

  【原文】:是故立地五年,以明失守,以穷法刺,于是疫之与疠,即是上下刚柔之名也,穷归一体也,即刺疫法,只有五法,是总其诸位失守,故只归五行而统之也。

  【译文】所以用五运之气,分立五年,以明刚柔失守之义,以尽针刺之法,于是可知疫与疠,就是根据上下刚柔失守而定名的,虽有二名,全归一体,就是刺疫疠方法,也只有上述五法,也就是汇总了诸刚柔之位失守的治法,全归之于五行而统之。

  原文: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译文】:黄帝说:我听说五疫发病,都可互相传染,不论大人与小儿,症状都一样,若不用上法治疗,怎样能使它不至互相传染呢?

  原文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

  译文岐伯说:五疫发病而不受感染的,是由于正气充实于内,邪气不能触犯,还必须避其毒气,邪气自鼻而入,又从鼻而出,对邪气的控制出自于脑,所以邪气不能干犯。所谓对邪气的控制出自于脑,就是说,在屋内先要集中神思,觉得自心好像太阳一样光明,准备进入病室前,首先想象有青气自肝脏发出,向左而运行于东方,化作繁荣的树木,以诱导肝气;其次想象有白气自肺脏发出,向右而运行于西方,化作干戈金甲,以诱导肺气;再其次想象有赤气自心脏发出,向南而运行于上方,化作火焰光明,以诱导心气;第四步想象有黑气自肾脏发出,向北而运行于下方,化作寒冷之水,以诱导肾气。第五步想象有黄气自脾脏发出,留存于中央,化作黄土,以诱导脾气。有了五脏之气护身之后,还要想象头顶上有北斗星的光辉照耀,然后才可以进入病室。

  原文】:又一法,于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又一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又一法,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同入合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须药制,用火二十斤煅之也,七日终。候冷七日取,次日出合子,埋药地中七日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

  译文另有一种方法,于春分之日,在太阳初升的时候,行吐气的功法。还有一种方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再有一种方法用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同入盒子中,外面做密封加固,挖地一尺筑地室,不用炉,不须其它药物炮制,用火二十斤烧煅,七日终。冷却七日后从地室取出,次日从盒子中取出,再将药埋到地中,七日后取出。顺时针方向研磨三日后,与白沙蜜搅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下,服十粒,这样就没有疫病可侵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解封
后一篇:诗词三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