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进课堂的教学心得 李婧
(2016-06-12 10:37:33)
标签:
青年路小学教学反思李婧2.1 |
分类: 二一班过程性资料 |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其中包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让孩子了解京剧,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欣赏京剧的美,更是我们在青少年中复苏民族传统艺术的一个契机,孩子们通过学习京剧既接受到品德教育、感受到艺术之美,又能将经典文化得到传承。
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的瑰宝,是我国文化中的精髓,因此被定为国剧。在各类艺术表现形式中,京剧是以“歌舞演绎故事”为表现形式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美术、杂技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体现。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京剧名剧目、优秀唱段,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了解和热爱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
京剧剧目都是根据历史事件或者名著名篇改变,每一个唱段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令人感动的主人公或者英雄!而且这这些故事里也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忠、孝、仁、义的美德,这些传统美德,对于学生、乃至现代中国人都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抓住小学生爱听的故事的特点,我在课堂上安排了“听故事”这一环节,将每一段剧情用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给他们,孩子们非常乐于接受。例如在教唱《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时,我就先给孩子们将了小铁梅的故事,她如何细心观察每天来往的叔叔,如何发现其中的奥秘以及她决心向叔叔们学习的革命精神深深的打动了学生。
在教孩子们《灯官报灯名》时,我给孩子们看了这段视频,当孩子们看到丑角的形象时,个个哈哈大笑起来,感到很有意思,然后我给其中一个孩子在鼻梁上贴了个“豆腐块”,并邀请组里同学用双响筒给他伴奏,他随着有节奏的打击乐模仿“矮子步”,那滑稽、风趣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阵阵喝彩声。他的表演激发了其他学生的表演欲望,孩子们学起这段唱词时个个兴趣盎然,热情高涨。
京剧进课堂,意义深远,他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欣赏到京剧的美,更是对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一种传承。我将继续探索,让自己和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国粹的魅力所在,真正让这条“渠水”源源不断、清澈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