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的实验室制备与性质检验的实验设计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王海利。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设计背景】
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26题以必修一课本内经典的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为背景,第一问中重点考察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常用仪器、及仪器的组装等,充分体现了回归课本的命题趋势;第二问是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实验现象并解释,此题目难度不大,但属于开放型、创新型实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反思此高考试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重视以基础知识为依托的实际应用的能力的培养。我对实验室制备氨气与性质检验的教学有了新的思考,下面我具体谈谈我的想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实验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氨气的实验室制备的主要方法。
2.使学生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氨气的一般原理并直观地感受并掌握氨气的主要性质。
3.通过问题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敢于创新的情怀。
【实验教学重难点】
氨气的实验室制备和性质检验
【实验内容及方法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演示实验,用心观察
1.还有其他制取氨气的装置吗?
2.本实验的尾气如何处理?如何避免氨气的泄露呢?
3.该实验如何制取干燥纯净的氨气?能否用该反应制取大量的氨气呢?
4.该实验操作中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5.根据液氨可做制冷剂,工厂万一发生泄漏,根据你所学的氨气的性质,如何帮助消防员如何处理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工人如何自救?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上问题,小组讨论,设计改进该实验的装置,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进行小组展示。
三、创新实验,激发兴趣
学生习作展示
此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比较改进实验装置的不同,以小组为单位,说出改进装置的优点,教师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将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尤其是针对学生设计中出错的地方,分析出错误的原因,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发现,并体会解决问题的快乐。结合学生的思想,师生共同思考,得到以下的创新实验。
在课堂中再介绍其他教师的奇思妙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知识迁移,灵活运用
26.(14分)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本实验现象明显,像神奇的魔术一样,反应后污染物为0,利用废旧材料充当仪器,是真正的低碳生活,绿色环保。
四、回顾课堂、用心总结
学生通过思考总结画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图(氨气的制备,氨气的性质)
【教学反思】
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参阅了大量实验创新资料,感慨一线教师的智慧,自己虽然也对实验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但是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学生在上课时表现积极踊跃,在设计实验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能积极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并参与小组互动,能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对现象背后的科学依据有了深入了解的愿望,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