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前几天,有幸听了华之梦教育创始人李维新的报告,被李老师的妙语连珠和幽默智慧所折服。他深入浅出的将积分管理的理念和实操与我们分享。听过以后,发现,原来当班主任可以这样轻松。
他指出:我们要用心找到孩子的“开关”,并用生命去换醒生命。因此,要学会赏识我们的孩子,“盯长板,越盯越长;盯短板,越盯越短”就是这个道理。只要用好教育积分管理,能帮助学校撬动家长这个巨大教育资源。
教育积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它颠覆了传统的管理方法,将赏识教育真正落地,充分表达了对师生的关爱,点对点的激发师生的内动力,使整个教育过程充满激情与活力,让生命成长呈现智慧与温度,以小组合作,小组竞争,解决了师生执行力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去做好自己。
教育积分管理的目的在于用数据体现师生为学校或班级所作出的贡献度,全方位、持续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解决学校管理问题。让学生主动成长,让教师幸福工作,让家长轻松管教,让教育和谐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只是花期不尽相同,只要用心呵护,用爱教育,做个有温度、有情怀的老师,定能见证到孩子们绚丽的绽放。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有许多班主任管理班级没有一套形成文字的规定,对学生的要求往往只是口头上的,当学生发生问题后,在处理时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而且还一次变一个花样地“整治”学生。老师对问题的处理方式若有不当,则可能会有失公允,学生则会失去公正感,进一步则失去了对老师的信任,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行为上抵触。因此,班级管理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比较健全的制度。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当然,这一套制度不能由我闭门造车一个人说了算。我召开班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针对实际情况,以民主表决的方式订出可行而易操作的规定。这样可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如有人违反了,他也会心服口服地接受处罚。
“积分制”对于我们来说它是班级管理的一个载体,它承载着我对学生全部的爱、关心、耐心和精神激励,这是公平公正的体现,是学生努力、勤奋的见证,是学生积极向上的不竭动力。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其实质就是自我约束,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最高境界就是放手、放心地让学生去自主管理班级,不用老师管或少管,但学生做事、学习的标准不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发展不下滑,班级的发展方向不偏离。通过每周小结,每月小结,还能培养学生注重反思,明辨是非,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是不该做,碰到问题该如何改进。一段时间下来,发现“积分制”潜移默化中影响、规范着学生的行动、思想和言行,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当然,不能片面的只对学生提要求,我们是距离学生最近的人,在学生心中,最具威望、最可效法的就是教师。“以身作则”向来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所以,我也坚持以规范的言行和高尚的人格习惯直接熏陶学生,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就会形成习惯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比如看见卫生工具倒在地上,我主动扶起;看见路面有纸片,俯身捡起……天长日久,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好多同学都加入到清理的行列中,我的“润物”成功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在班级中实行“积分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律”、“自理”。即遵守各项制度的自觉性和自主安排自己事情的能力。两者关系是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关系,外因通过内因而变化。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管理和班级自治。在这过程中,我们班主任必须有极大的耐心和恒心,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引导学生逐步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才能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
总之,班级“积分制“管理模式意在引导学生去做一个努力学习、辛勤劳动、乐于奉献的人,去做一个不断追求真、善、美的人,去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