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统编二下第二单元绘本教学设计《爱心树》

(2018-08-29 22:46:05)
标签:

绘本教学设计

杂谈

分类: 绘本教学设计

二年级绘本教学教案设计

爱心树

绘本内容: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爱心树的英文 “The Giving Tree”,顾名思义便是牺牲奉献的意思,但它亦是一本述说友谊的书。树并未因为男孩的予取予求感到难过,即使后来只剩下残干的他,是那么凄凉孤寂,但当男孩回到他身边只求一个安静的歇脚处时,树竟是满欣喜乐将自己奉献给他,这样的喜悦比起男孩小时在树上刻的 “M.E. + T.”那些甜蜜文字,更令他感到真切舒心。天才的绘本艺术家希尔弗斯坦以简单俐落的线条和充满诗意又带有嘲讽幽默的文字,为各个年龄的读者创造了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课堂上基本能遵守纪律,在认知水平上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当前学生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历,采用绘本来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想象表达能力,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同时提醒学生学会爱,也学会感恩。

课型:新授型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置身绘本情境,展开丰富想象,激活言语思维,强化言语表达,丰厚绘本内容。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

3.在阅读中,理解“给予”的崇高含义,感受爱与被爱,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爱与被爱,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互助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赏读封面,猜想故事

1.出示封面,说说自己看到封面上画的是什么?

2.猜想故事主要说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在看书之前,先观察封面的好习惯)

二、读文赏图,理解绘本

(一)感受快乐

  1.从前有一棵大树,他喜欢上一个小男孩。看,小男孩来了。他同大树玩些什么游戏呢?

2.如果你现在就是这棵大树,你现在觉得怎么样?(快乐)

(设计理念:透过这一幅幅画面,让学生走进了大树的内心,感受着在它心底流淌着的快

(二)品味“给予”

1.有一天,男孩来看大树,他没有再和大树一起玩耍,他来干什么了呢?

2.强壮的大树,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小男孩,自己却变成了一截树桩,多可怜呀,可大树还是很快乐,这又是为什么?你知道原因吗?

3.此时,大树的快乐和以前一样吗?这份快乐中还有些什么呢?

4.又过了很久,孩子又来了,在他与大树的对话中,有了这样一句话:“非常抱歉。”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为什么要对它说抱歉?

(设计理念: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由简到难,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5.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感受大树的善良、爱......)

6.现在,男孩已经是白发苍苍,一身疲惫,他就坐在这棵原本挺拔的老树墩上。此时,你们想男孩会想些什么呢?

(设计理念:要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此题没有标准答案,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

三、领悟故事内涵

1.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像大树一样深爱着你呢?

    2.在书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看了这本书,孩子会更爱妈妈。现在,你理解这句话了吗

(设计理念:引导孩子懂得感恩,明白妈妈就像这一棵大树,默默无闻地给予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关怀,为我们奉献了一切,让我们感受到了幸福、温暖、快乐,却从来不图任何回报!

四、作业

孩子们,在生活中,有谁也像这棵爱心树一样给你快乐,给你幸福,给你爱心呢?假如你走进故事,来到爱心树下,爱心树给你什么快乐,你也给爱心树什么快乐呢?来,画出你心中的爱心树。

(设计理念:寻找自己心中的爱心树)

五、板书

                       爱心树

                     

                    

                       感恩                 感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