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肉身菩萨
小小说
幻狮王(旺秋札巴藏巴拉)著
2017年11月5日开示
春天的终南山,漫山红遍、苍翠欲滴,万鸟欢唱、悦耳动听……
大山深处的一座石块堆砌的小茅屋,青烟袅袅,大背头蓝衫客将长衫齐腰扎起,正用力劈柴;他的小侍者鼻脸黑黑地吹着灶火,湿柴的浓烟弥漫着小茅屋,伸手不见五指。
屋外溪边,席地坐着一位不僧不俗的百岁老人,雕刻般的微笑皱纹,体现在老人的脸脖之上。
不一会儿,蓝衫客提着古董似的油腻粘稠的土水壶及四边豁口、碗口不规则的土碗,放在老人面前泥地里。
“师父,我们不习惯这种柴灶烧茶,毛手毛脚地弄得浓烟滚滚,让您大早在屋外受寒,不好意思。”
老人善意地微笑着轻摇一下头。
“师父,我听老人们说,您从小失去父母,在庙里长大。曾经师从过虚云和尚,和无数的高僧大德,但您后来一直不住庙,总是自建茅屋、自己动手种菜,何必这样为难自己呢?”
百岁老人仍然微笑着:“我没文化,又喜欢修禅定,在寺庙里不方便;只有自己深山独居,生活上自食其力,时间上由自己支配,自由。对自己好,对别人也好!”
蓝衫客抚摸着老人露出棉絮的破棉袄,泪水闪了一下,立刻借助早春清晨的寒气,咳嗽时擦干眼泪:“师父,您真地不容易!”
老人用布满松驰皱纹及满手沟壑纵横的右手掌,轻抚蓝衫客的左脸颊:“我也早都听来人们讲过你的事迹,你在西藏,比我更不容易……
“我早年也亲近过上能下海上人、圆照尼师等许多修密的师父,对于他们的大机大用,我只有羡慕、恭敬的份;我不是那种法器,我只有念佛。
“我看清了自己的善根浅、福德薄、因缘差、信力弱的实相后,再也没有了非份之想了,便老念佛、一心往生。
“念了几十年,没有往生,却念出了'念佛三昧',二、六时中,身心都在佛号中;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也在佛号中;担水运柴、吃喝拉撒、讲话睡觉,还在佛号中。再也没有一丝妄念挤进来了。
“我年轻时,拼命拜师诵经,总是渴望从师父的语言中、从佛经的文字中,得到空性的证悟,结果是一场梦!
“直到我突然发现自己进入了念佛三昧,才知道真正的空性是什么,那是完完全全超越语言文字、思想意识、推理能力的无依无倚的存在!难怪从师言经论中找不到空性的觉受及证量了。
“原来戒定慧是一个,不是三个!
“念佛三昧中,戒律自清静,禅定无出入,空性自性光明。
“我原以为,空性是什么都没有,或物质、精神念头没有形成之前的状态;或者是物质、思想意识灭绝之后,状态。
“如今才知道,那些都是分别念的产物,真正的空性,始终都存在,与万法万物从来没有刹那间的分离!
“空性,原本就包括'如如不动'、'了了恒明',及'清明本体'等,不是分证的渐法,原本就是一体不二的一真法界……”
蓝衫客闻言,默默地对着百岁老人的右手边,行了千百个大礼拜:“恭喜师父!祝贺师父!师父现量亲证的不仅仅是念佛三昧,应该是初地以上的大菩萨的根本慧定!师父是活着的肉身菩萨!”
数年后,蓝衫客再次光临那石块砌墙的小茅屋时,早已经人去楼空,小茅屋早已倒塌,想必百岁老人早已往生极乐!
2017年11月5日开示
点评:
衡量自己证悟没有证悟菩提的标准,就是自己是否已得根本慧定。得此定,就是初地菩萨或初地以上的大菩萨;未得此定,就是凡夫。没得商量!不存在半凡半圣的怪胎!犹如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与未来第五佛弥勒佛之间,没有一个四点半佛的笑话(如今许多人自诩为现代佛,就是这种半吊子“佛”
)!
幻狮王微信公众号:daweide79
更多人生、宇宙实相,改变人生命运的文章等着您。
推荐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