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窦桂梅的阅读课堂》有感

(2016-02-25 17:03:45)
分类: 读书随笔

——做好得牧羊人

久闻窦桂梅的名字,是和主题教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慢慢地,我与她的精神交流越来越频繁。阅读了《玫瑰与教育》《窦桂梅课堂捉小记》、《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老师》等窦氏作品。还亲身走进了她的阅读课堂,聆听了《我爸爸》、《秋天的怀念》、《游园不值》、《难忘的一天》、《再见了亲人》、《三打白骨精》等课例。每读一本书,每听一次课,心中就平添几分对她的钦佩。敬佩她教学艺术的高超与娴熟,敬佩她对语文教学的执著与激情,敬佩她对儿童文学的追寻与探索。

    这个寒假,我再次与窦桂梅相遇在她的阅读课堂。细细品读了《窦桂梅的阅读课堂》一书。这本书详细阐述了窦桂梅近年来精心推出的关于经典文学作品的课堂阅读实践,每一个一课书带动一本书的课例出生,都带给老师引领与启发,都带给孩子智慧和思想。

    为了提炼适合儿童的阅读主题,她在上课之前,总要反反复复细读文本,最终从动人的故事、难忘的历史、厚重的情怀中读出了向善(《三打白骨精》)、高贵(《丑小鸭》)、幸福(《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爱爸爸、爸爸爱我(《我爸爸》)等美好的主题。

    为了熔铸儿童喜欢的审美宫殿,她在上课之前,总要潜心开展深度备课,一方面拓展阅读课文的原著、作者的其他作品、与课文同题材的作品以及对课文的相关评论等,还要通过听讲座、访谈、沙龙等各种渠道加深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一方面精心预设课堂教学流程,对各个教学环节反复颠覆、重组、微调,数易其稿,最终使教学内容的安排多而有序,难而有度,从而实现儿童学习过程的深入浅出。

    为了播撒儿童生命的精神种子,她在课堂上,总是引导学生以积累、感悟、体验为形式,通过对文本语言具体的揣摩和理解,让儿童在主题中实现文与人、语言与精神的同构与统一,真正做到了以儿童生命的方式享受语文。

    窦桂梅的阅读课堂,不管是聊民间故事,还是导读古典小说;不管是互文阅读童话,还是文本细读童话,自始至终让儿童真正置身于母语的土壤中,让母语之魂真正润泽儿童心灵。她的良苦用心不言而喻,就是要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开一扇窗,为他们的生命成长提供最充分、最丰富的养分。

    作为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当以“玫瑰”为老师,用心破译文本的语言密码,充分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空间,努力成为儿童阅读的点灯人,让文学经典照亮孩子们的人生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