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5-12-04 16:28:03)
标签:
365教育 |
分类: 课堂教学 |
安阳市南关小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品读关键的句段中体会人物特点,感受闰土这一人物形象,领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整体感知,复习引入。
1.
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朋友,他就是——闰土。
2.初次见面,我看的闰土是这样的——他紫色的圆脸……透过作者的描述,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闰土?(健康、朴实、内向)
3.就是这样一个少年,他讲了哪些稀奇的事,让我难以忘怀呢?生汇报,师板书。
板书:雪地捕鸟
这节课我们去倾听闰土的讲述,进一步来认识闰土。
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6——16自然段,思考:从这些事例中,分别体现出闰土怎样的特点?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仔细体会,再与小组内研读、交流,可以通过朗读,抓重点词句进行汇报。
三、小组汇报,随机点拨。
让我们一起分享大家的学习成果。小组汇报。
(1)雪地捕鸟
①从“扫出空地、支起短棒、撒下秕谷、一拉”等词语中可以看出闰土经验丰富。
②这些鸟你见过哪几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种类繁多,理解省略号所表示的意思。)
“猹咬得西瓜啦啦地响”,闰土“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体会、感受紧张、惊险、刺激的情境。)
②
结合个人的想像,描述闰土“看瓜刺猹”的场景。
③
各小组赛读:选出2人朗读人物的对话,大家共同讨论、研究,该怎么读?
(3)简略学习“捡贝壳”、“看跳鱼儿”部分。
师过渡:无论是看瓜刺猹,还是雪地捕鸟,这些希奇的事都让我们感受到那无穷的童趣,跟着闰土一起到海边拾贝,看跳鱼儿吧,让我们用读书声去感受这份快乐!(配乐读)
(看板书: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4)点拨难点,学习第16自然段。
师:(指着板书)同学们看,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闰土形象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我听着闰土这些话,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出示: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稀奇的事指什么?我往常的朋友是什么样的?“四角的天空”指什么?你想到了哪些词句?)
(5)读写结合,训练写作
师:正月过去了,闰土须要回家里去,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和闰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齐读最后一段。
请同学们想象,临走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写一写他们离别时的场景。(结合人物性格特点)
①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②师生交流。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闰土虽然走了,但这位与众不同的朋友和“我”讲的那些稀奇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2、这样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一直定格了三十年。我和闰土分别三十年后,终于再一次相见。见面时,闰土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课后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海边拾贝
看跳鱼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