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村雨水收集技术以及雨水利用途径

(2016-11-30 18:01:42)
标签:

雨水收集

雨水利用

分类: 雨水收集处理

 


由于条件的限制,过去广大群众对雨水收集仍停留在自发阶段,雨水资源既没有形成大规模收集利用,也没有对社会产生规模效益。一方面雨水流失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水资源得不到补充又长期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困扰。随着水资源紧缺日益严重,用水矛盾愈演愈烈,雨水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开发利用的潜在水资源,引起水问题专家、学者的兴趣,并深入开展研究,由于一些地方政府重视和支持使其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使雨水资源化和持续开发利用得以实现。

1修筑梯田,拦蓄雨水,发展雨养农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沟壑多,土层薄,保水保肥能力差,降雨产生的径流很快下泄冲刷土壤,雨后又容易干旱,使得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雨水收集工程措施,修筑高标准梯田。为了更好地对雨水进行拦截,人们一般采用沟畦种植技术。这样,就能增加土壤储水量,从而增加抵御干旱能力,这样不仅能增加农业产量,且能防止区域水土流失。

2利用庭院、场院和屋顶面集雨,发展庭院经济

农户房前屋后和村边地头一般都有经过碾压的庭院和场院,屋顶面多是水泥石灰土和瓦等形式,这样为雨水收集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当地降雨量、降雨强度以及集雨面积的大小,在庭院内、场院边或地头修建蓄雨设施(水窖和水窑),汛期时能有效拦蓄雨水并存储起来,除解决家畜饮水之外,还可利用多余的水源发展庭院经济。如种植业、养殖业。实践证明,这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改善了山区农村的卫生条件,减少疾病,提高了健康水平。

3利用坡地、道路集雨,发展大田作物的灌溉

一般的农村坡地较多,乡间都通柏油路或碎石子路,还有不少土质的田间路,这些坡地、道路可以直接或经过改造后将雨水收集。一般土质道路要进行碾压挤平,并设置向路边排水的横向坡度。有的荒坡土质比较松弛则要对原土进行夯实,夯实后的干容重不小于1.5t/m3。若天然集雨面不足时可修建人工防渗蓄水工程(水窖或水窑),水窖(旱井)一般蓄水3050m3,水窑一般蓄水100200m3,再配上适宜的灌溉系统即可用于大田作物(粮食、瓜类等)的灌溉,由于蓄水量有限,通常采用灌关键水或救命水的办法。

4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农林业灌溉

在山丘地区,结合小流域治理,将水土保持与集雨灌溉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集、拦、引、蓄、灌等综合措施,充分利用本流域内储存的雨水资源,发展大田作物或林地的灌溉,既保护了水土,又促进了山区农林业的稳定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