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渊源流长。玉被人格化,赋予儒家文化,具有玉德,作为圣人君子修为的标准。古人认为只有具备了这些玉德,才能实现人生最高的道德境界。玉德是玉文化的精髓,今人应该吸取,濡养自身。五德东汉许慎在十一德、九德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概括为仁义智勇洁,五种道德标准。
五德之一: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是一种大爱。而玉温润的天然特性与仁通感。“润泽”就是施惠,滋润恩泽,且是在无条件、默默的进行着的,是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觉,也像太阳普照大地那样,不需要炫耀,不需要回报。所以玉一定要温润。长期佩戴玉,也会有“人养玉,玉养人”的作用。
五德之二:义——“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玉从表面就能看到里面是否有杂质,是玉的忠义。表里如一,说做如一,这样的人值得信任。首先我们要要求自己做一个能让别人信赖的人。
五德之三:智——"其声舒畅,专以远闻,智者方也”,敲击玉,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并能传达到很远的地方。说明玉很有智慧,善于传达自己的正确见解,并影响到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怎样让别人认同自己的看法,其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以理服人,善于沟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美名远扬,名垂青史的人,都是很有智慧的。
五德之四:勇——“不挠而屈,勇之方也”,勇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了追求正义、民主、真理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谭嗣同追求变法视死如归的那种气度,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节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就是玉的勇。
五德之五:洁——“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当玉断裂的时候,边缘会有很锋利的端口,但是我们用手触摸时,并不会伤到我们。说明玉有自己的特性,而又不伤及别人。“出污泥而不染”,洁身好,而又不同流合污。
希望能与各位玉友一起,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素养,在新的一年里,玩出心情、玩出品位、玩出好的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