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巴山料?
(2018-04-12 22:38:43)巴山料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坑料。大都数的新坑料是来自于“83坑”,因其被发现得较晚(1983年),加之产量巨大,目前用来做翡翠饰品的原料,主要来自那个矿区。“巴山玉”原石是一种晶料粗大、结构疏松,水干、底差的“砖头料”,但其颜色比较丰富,有淡紫、浅绿、绿或蓝灰等颜色,是一种品级较低,含有闪石、钠长石等矿物的特殊翡翠。
“巴山玉”也称“八三玉”,它是产自缅甸北部斯玛地区的一个叫“八三”的地方。所以,确切地说,“巴山玉”应叫“八三玉”才对。前些年,在国内珠宝市场中,少数商人将注胶处理后的“八三玉”冒充天然的高档翡翠出售,使消费者蒙受损失。
为什么说巴山玉,不是巴山翡翠呢?因为翡翠的组份是硬玉岩,即由80%以上的硬玉矿物组成,它的化学成分是钠铝硅酸盐,翡翠是在二氧化硅不足及在一定的温度及超高压的条件下生成的。
而“八三玉”则是在翡翠矿体的边缘,在矿物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硅的情况下生成的。因此,“八三玉”是以硬玉为主要成分,但含有较多的闪石和钠长石,其相对密度(比重)、硬度、韧性等性能远不如纯正的翡翠。
“八三玉”是翡翠与闪石、钠长石的混合物,它与翡翠的关系密切,但非纯正的翡翠,而是一种品级较低的特殊的玉。市场中的"八三玉”饰品,是用质粗、水干、底差的低档翡翠,经酸洗注胶后得到的翡翠b货。
由于巴山玉原石杂质多、结构粗、水头差,要做成装饰品,就必须经过人工处理。市场中的巴山玉实际上是经酸洗注胶后得到的翡翠b货。该品种经人工处理后,色彩鲜艳,透明度好,是这些年来最为流行的翡翠b货。
巴山玉有四大特点:
色多,黑色多且块大,一件饰品上常兼有绿、紫、白色;
粒粗,结构疏松,撞击时声音发闷;
硬度低,巴山玉的硬度常常为6,而大多数的翡翠品种的硬度在6.5~7之间;重量轻,即密度小,巴山玉的密度低于3.32克/立方厘米。
经处理后的巴山玉具有不错的观赏和实用价值,因价格低廉,比较适合于收入不高的年轻女性佩戴。需要指出的是,巴山玉的结构遭到了破坏,裂纹多,耐久性差,故无收藏价值和保值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