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末期孤竹国继承者,反对“谋权篡位”不食周粟而饿死——伯夷

标签:
历史情感文化教育杂谈 |
在历史上,你说是识时务好,还是宁死不吃周粟好。本篇,小编带大家了解下我们的主人翁“伯夷”,伯夷在历史上有两位,两位时间隔了一千多年,今天介绍的是殷商年代的“伯夷”。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09/247a13cef5f940c38dc550b915a7a49a.jpeg
大家都知道,在殷商末期,由于纣王的统治出现了问题,因此周武王乘机攻打朝歌,使得商朝被覆灭。但是,伯夷本是殷商统治下的一个宗族国的国君之子。孤竹国是商王朝在北方的一个宗族国,其国君墨氏。孤竹国君是建立商王朝的商部落始祖契的子孙后代。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商部落的不断扩大,孤竹国作为其宗族国,为商族南下以及最终建立殷商王权,起到了物资和人员输送的战略支撑。
到了殷商后期,出现了流传千古的美谈:“夷齐让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甘饿首阳。”史料记载;孤竹国君主家有三个男孩。 国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继承他的事业。后来孤竹国君薨,按当时社会常礼,长子应该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让位与叔齐。”于是他放弃自己继承王位的权利,逃到孤竹国外。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叔齐说:“我若继承王位,既破坏了礼制,又于兄弟不恭。”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巧遇在赶往西岐的考察途中。国人立中子继承了王位。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7/9e34d9dffe5c4f8f99c4a6771b40c731.jpeg
就这样,大哥和小弟,两个人都出走了,本是外出考察学习,不巧碰到了周武王伐紂。作为商朝的忠实臣民而且还有亲属关系,伯夷就看不惯了。于是伯夷上前拉住周武王马缰说:“你父亲死了,不在家守孝;还大动干戈,这能称得上孝道吗?你作为商朝的臣民,前去弑杀自己的君主,这能算得上仁义吗?”周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叫人把他们搀扶起来,让着他们离去。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7/951a852628da4c1086e7967d55ecad98.jpeg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最后周武王把商朝推翻了。在周武王当政期间,拜访并且要求两把他们的职位恢复,但是伯夷谢绝周武王的封赏和高官厚禄。为了不与周为伍,伯夷搬到了首阳山,誓死不食周粟。至此,伯夷”采薇而食“,直至饿死首阳山。
伯夷的故事千古流传。夷齐爱国守志、清正廉明、仁义礼让、孝感天地的高尚品行,是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