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水神——共工,不仅放洪水,还头撞不周山,本次带你看历史

标签:
历史教育文化情感育儿 |
俗话说得好,人红是非多。有时候,事情的真相并非我们看到的样子,很多时候都是吃瓜群众,以讹传讹,把事情无限的夸大的。古话有曰: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传说中的共工,到底是何方神圣,既能呼风唤雨,死后能头撞不周山?
https://r/large/article/bd19a376fe78fed918cbafd23b14dc62
共工,为氏族名,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许锦晶曰:共工,帝直也)。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他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实际上是说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部落联盟的一个首领。这反映了九个氏族住在九个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
https://r/large/article/008d4d0be8456bc4e3075a02daf3a05d
共工是在"三皇五帝"中"颛顼"时代一个比较强大部族的首领。共工氏是个治水世家。共工氏治水方法是把高地铲平,低地填高。在平坦地面上修筑堤防。用土堤来挡水,这种方法没有疏通河流,水依然会漫流泛滥成灾,所以共工的治水最后都遭到失败!共工率领大家与洪水英勇搏斗,他们采取"堵"而不是"疏"的办法来治水,虽然未能根治洪水,但是为后人治水积累了经验。共工治水表现出来的永不言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共工是我国最早的治水英雄,被后世尊为水神。
https://r/large/article/fa29e5bb27a8101e9d724f3e7bb1b22f
共工氏和他的女儿后土都对农业很精通。他们专著于研究农业生产中的水利方面。在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后,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为了改变这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情况,共工氏发明了筑堤蓄水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把地势高处的土运到低地上填高。认为洼地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https://r/large/article/009abd7e0244aa96add8b7b2921cb9cf
神话都是人编的,历史往往只是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