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始祖——仓颉,是个造字的大臣还是造字的帝王,你支持哪个?

标签:
教育历史情感文化育儿 |
大千世界,文字写法多如星光,数不胜数,每种文字都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弘扬。单单在我国,通用的文字就有简体字;香港澳门等多地还有部分使用繁体字的;西藏地区还有藏文,文字写法之多,还有的就不一一列举了。在国外的,英文、法文、俄文等等。但是说到文字的由来,很多人也是吃瓜群众。文字的由来,要感谢一位造字的始祖——仓颉。
仓颉,一个有争议的造字文字始祖,一种说法是: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另一种说法: 仓颉曾经自立为帝,号仓帝,是上古时期的一部落首领。到底是造字的大臣还在造字的帝王?你更加支持哪种说法呢?
一位打工的造字大臣:《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一位是造字的帝王:《河图玉版》中记载仓颉是一位部落首领,仓颉在位时,向南巡狩其领土,仓帝登上阳虚之山,然后顺着洛水而下,在元扈(一作玄扈)洛汭之处发现灵龟负书,由此仓颉拜受洛书。仓颉在位执政四十二年,卒于仓颉四十二年(乙酉,前4596),享年七十一岁。死后遗体葬在利乡,尊号仓帝。
第一个说法的由来:仓颉,古籍中称仓颉“龙颜四目,生有睿德”。相传为中国原始社会后期黄帝的左史官,仓颉为左史。沮诵为右史。据历史记载:轩辕黄帝兴起之后,黄帝的史官仓颉、沮诵受鸟兽足迹的启迪,集中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呕心沥血数十载,搜集、整理流传与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号并加以推广和使用。绳结虽有大小和形状区别,但年久月深,难于辨识。后仓颉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从中受到启迪,根据事物形状创造了象形文字。
第二种说法的由来:仓颉是一位部落首领,以阳武为都,自立为帝,号仓帝。仓颉在位时,向南巡狩其领土,仓帝登上阳虚之山,然后顺着洛水而下,在元扈(一作玄扈)洛汭之处发现灵龟负书,由此仓颉拜受洛书。洛汭在今洛阳市洛宁县境内,今洛宁县兴华乡西北仍留有仓颉造字台,是后人为纪念仓颉帝而建造。在几千年前的上古,河图、洛书的出现,预示着天象的变化,人间新帝王的诞生。因为历史上许多文明始祖都和它有过一段故事,仓颉也是其中一位。
看完了,你更支持仓颉是一个打工的造字大臣还是支持仓颉是一个造字的帝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