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实践与探索

(2018-02-23 15:21:02)
标签:

西部素质教育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

共建实验室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教育的新模式从1998 年开始运作, 发展十分迅速。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已 经成为一支重要的办学力量。2014 年教育部提出要加强应 用型学院的转型,加强应用型院校建设和学生培养,这些都 为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独立学院在向应用 型学院发展的过程中,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及办学模式等 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还应充分利用重点大学的 声誉和学术优势与行业和企业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 系,加强同企业和地方的联系,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促进应用型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是当前我国 高校推行教育运行机制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新举 措[1],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科研优势,企业拥有良好 的工作实践条件和资金、设备、技术优势,高校与企业在“互 利互惠”基础上携手共建实验室,可融汇资源和优势,以促 进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2]。因此,独立学院需要抓住这一机 遇,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建实验室、实习基地,加强 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提升学院的竞争力。

一、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依托举办高校雄厚的办学基础,一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创了培养应用型、 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新路子,真正实现了行业认可、企业 欢迎、家长满意、学生受益的教育目标。独立学院人才培养 是对学术型人才和技术实用型人才的一种有益补充,以培 养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为目标,使得学生 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它 不同于普通高校培养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也不同于普通 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型、实用型人才[3],独立学院培养的应 用型人才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趋势。独立学 院的大多数学生虽然基础知识薄弱,但他们思想活跃,个人 兴趣广泛,社会活动能力较强,喜欢接触新事物,动手能力 强,独立学院结合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培养的学生,其培养 质量和特色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接受,毕业得到用人单位 的认可,这也说明独立学院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 正确的,是符合社会需求的。

二、独立学院校企共建实验室作用与意义 

实验室建设以学生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专业特点设定实习课程,参照职业环境需求设置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知识,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符合企业实际的,让学生能够得 到相对实际的企业训练,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针对 性的培养和提高[4]。

(一)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学院将学生的成绩与实践训练相结合,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共建的实验,促进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时,尝试通过与企业合作 建立“双导师制”等,结合行业的理论知识与技术管理实践, 制定总体工作方案,对在校大学生的教学任务从认知课程、 培养专业工程技能、企业定岗实习等环节入手,明确在校教 师与企业技术能手两名导师的角色定位,将教学的理论知 识应用于企业造船工艺技术具体项目实践中,帮助在校学 生提高工程技术实践和创新能力,以企业用人实际为需求, 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动手能力和技能。

(二)以实验促进实训与就业 

学校通过与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实验室,可以构建系统化、高水平的工程训练教育平台。通过合作共建实验室可以 将学院的特色专业与企业工程技术各环节结合起来,培养 在校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习与就 业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以通过校企合作 实验室为载体,完善毕业生培养回访机制,及时将行业最新 技术前沿融入日常教学环节中,及时调整方向,使在校人才 培养做到始终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为学生就业提供坚强的 技术支持。

(三)以实验室促进科研和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服务于企业和社会。创新源于实践,通过校 企共建实验室这一良好的学习平台及环境,可以用到先进 的设备,接触最新的技术,得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的目 的。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实验室参与学科竞赛活动,在方案论 证、系统设计与调试、新器件的选用中也可以体会到企业运 行和管理模式,并在创新应用和团队合作等方面都得到充 分锻炼和全面提高。同时,通过在校企合作实验室中进行学 科竞赛让企业人员更加近距离地了解学生,对学生理论知 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更加全面了解,拓宽了学生就业 的渠道,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很受企业界的青睐。 

(四)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环境

“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完整专业的实习指导水平,而 且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培养“双师型”教师才可以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才可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 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到企业中实习的机会,让自己在学校中掌握的理论知识能够得到较好的锻炼,提 前接触现代企业最新的经营和管理理念[5]。从教师方面来说, 在合作中,教师可以与企业员工一起交流经验。一方面,教 师可以充分了解行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第一时间掌 握最新的技术理念;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提高了自己的教 学水平、积累了实践经验,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 高教学的效果,培养出符合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校企共建实验室的模式 

目前,校企共建实验室一般有三种模式:一是以教学和培训相结合,以学校教学规定为主,引进企业培训的部分主 要项目,将企业项目实训融入学校的实际教学中,将共建实 验室中的实习实训作为教学的有益补充;二是由企业注资 学校主建的实验室,这类实验室更像是企业的岗前培训场 所,以培养学生上岗工作为主要功能,具有更加真实的企业 工作环境,一般分布在高职院校;三是以科研合作进行技术 转化的校企合作实验室,大多集中在普通高等院校。作为独 立学院,因其特殊性且正处于发展初期,师资、财力受限,又 因为独立学院培养学生的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 人才,科研能力要求适当降低,因此,更适合按照教学和培 训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一)合作培训,教学培训并举模式 

企业投入实验设备和设施,在教师和企业人员参与下制定实验室教学项目和计划。既为师生参与最新产品的使 用和设计提供了条件,大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为学院 节约了教学设备的投入。在实验室里,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 社会对技术进步和生产的要求与影响,弥补了因相对滞后 的课本知识及学院实验条件的限制所带来的不足,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培养了其敬业 爱岗的职业道德观[6]。企业在参与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有更 加便利的条件选择优秀的学生留在企业或推荐到其他企 业,通过在校企共建实验室中参与项目实训和实践,学生毕 业后马上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缩短了进入企业后再 次培训的过程,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后备人 才。作为独立学院,因其特殊性且正处于发展阶段,师资、财 力受限,又因为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为 目标,对科研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独立学院建立的校 企合作实验室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实验室,也不同于高职高 专的实践中心,不是科研训练也不是定岗实习,而应是对所 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 有机结合的实践场所,因此更适合采取合作培训、教学培训 并举的合作模式来共建实验室。这也是最符合独立学院学 生培养目标的模式之一。

(二)学校主建、教学为主模式 

援助式共建实验室的合作模式是企业通过无偿的赞助或半赞助的形式向学校提供产品,企业投入设备,学校提供 师资,共同建设高校实验室与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解决学校资金困难的问题。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学 校为合作企业专向培养了一批能够胜任该企业相关工作的 人才,企业则提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 的技术人员。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交流,更加了解市场需 求,开阔研究思路,使得教师的研究成果可以快速转化为企 业需求。这也是独立学院最希望推进的模式之一,通过这种 模式建立的实验室更加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也更加符合 学生培养的目标需求。

(三)教师科研合作模式 

独立学院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更加重视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教师的研究也应更多面向实际应用、技 术革新、技能创造,因此面向产品研发和革新的科研合作在 校企合作中应占据主要部分,这种研究项目的合作模式更 加接近生产实际,也使得学校与企业之间对实验室的建设 要求和实验研究条件的需求更加趋同,企业为了产品,教师 为了学生,双方都为了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以共建实 验室为基础,通过以共同完成研究项目为前提,从而形成优 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机制,促进教师研究成果在 合作中得到有效应用,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但是 由于独立学院仍处于发展初期,教师的科研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校企双方采用这种模式建立的实验室还十分有限,但 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与专设,其师资数量和质量都在逐步 提高,教师的科研成果也日趋丰富,与企业一线的需求也越 来越贴近,合作实验室也会越来越多。

总之,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 用,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以及动手能力,而且可以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技能。同时也为学生 参与实验课题的设计及操作提供更多的机会,为师生解决 生产生活及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平台支持。因此,独 立学院校企合作实验室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实验室,也不同 于高职高专的实践中心,不是科研训练,也不是定岗实习,而应是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将理论知识和实 践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的实践场所。独立学院应以教学实训 为合作基础,通过共建实验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加强学生 学习与应用的结合训练,以研究的态度进行实习实训,通过 在实验室的实习实训培养科研意识,因此,独立学院校企共 建实验室不仅承担着实习实训的目的,同时也应为学生提 供进行从事初步研究的功能,共建实验室也为加强独立学 院“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 何小平,李明.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J].企业科技与发 展,2008(24):45.
[2] 郭伟锋.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运行机制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3(3):78.
[3] 陈中毅.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监控体系[J].当代教育论坛,2011(4):21-22.
[4] 李鸿雁,陈婉君.独立学院实训基地建设对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以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为例[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11):42.
[5] 张化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研究[J].教 育现代化,2016(13):12-13.
[6] 邵红艳,郑春龙.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探讨[J].实 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7):65-66.

作者简介:齐运锋(1973—),男,汉族,江苏南京人,讲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2017年第23期

投稿邮箱:zzs@xbszjy.com
官方网站:www.xbszjy.com
微信公众号:xbszjy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