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如何预防和应对危机事件
(2018-02-08 14:34:51)
标签:
西部素质教育高校辅导员预防和应对危机事件 |
安全稳定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础,近年来,高校危 机事件频发,导致学校师生人身安全、财产权益受损、学校
正常教育、管理秩序遭到破坏。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管理者和 服务者,是各类危机事件的第一责任处理人。因此,提高辅
导员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对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和控制 危机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危机事件的类别
目前,高校危机事件的类别可归纳为五种:第一,由于
不可抗力出现造成的自然灾害、灾难类突发性事件;第二,相关涉及国家政治、社会稳定的政治类突发事件;第三,高
校发生的卫生类安全事件,比如,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第
四,校园人为灾祸事故,包括漏电、火灾、交通安全事故等;第五,校园伤害事故,包括学生打架伤害、疾病等。
(一)学生主体的原因
1.自身疾病。学生的特殊体质,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癫痫、高血压、高血脂、低血糖、过度肥胖等。辅导员工作中总
会遇到患有以上疾病或曾受过外伤,身体某些部位仍很脆 弱的学生,这些身体的原因,成为影响学生人身安全的潜在
因素,发生突发性、危机事件的概率较大。
2.安全意识、法制观念淡薄。学生对自身人身安全、健康状况等方面容易大意,对医学方面的常识属于空白,对身
体出现的一些信号不能引起足够重视,更不知道该如何处 置,总觉得自己不会有什么事,麻痹大意。在发生冲突的危
机事情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不强,遇事容易冲 动,感情用事,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
3.心理承受能力弱。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缺乏独立性,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挫折教育,遇到挫折容易心
理失衡,引发伤害他人或自残等突发事件。
(二)辅导员方面的原因
首先,辅导员平时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辅导员平时事物繁多,管理的学生人数多,不能对每位学生的情况随时掌
握。其次,对危机事件的预防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 由于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繁杂,加之危机事件只是非常
规性的个别事件,往往使得辅导员对校园危机事件的预防 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在日常工作中不会针对突发事件防范
采取必要措施和实施相应预防机制。
三、高校辅导员预防和应对危机事件的策略
(一)提高安全意识
在平时工作中,辅导员应长期坚持将安全教育工作作 为重点工作来抓。那么,要想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辅导员
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将安全观念、安全知识传达给学生,包 括召开安全主题班会、个别针对性谈话等[1]。
(二)加强对学生的关注
辅导员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关注身体疾病、亚健康状况(过胖、低血糖)、心理异常、人际关系存在问题,在外兼职、
住宿、夜不归宿、网上贷款、校园内驾驶机动车辆、少数民
族、宗教信仰等情况的学生,建立重点关注学生档案,随时掌握这部分学生的情况,并及时开展针对性工作。
(三)成立班级应急小组
首先,应急小组的成员要接受安全培训。辅导员首先要 对应急小组成员进行应急安全培训,让他们具备一般应急处
理安全常识。比如,对普通疾病、传染病处理,一般伤害的处 理,对突发心脏病应采取的措施等。其次,应急小组成员在事件
起始可以暂代辅导员做简要处理。由于很多危机事件发生在 上班时间之外,在班主任到达现场之前,应急小组的成员对
突发事件可以进行处理,包括了解情况、报警、拨打120 等。
最后,应急小组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能辅助员做好善后工作, 包括事件地了解,对疾病或受伤学生的陪同、关注、跟踪等。
(四)建立班助制度
第一,舍长为一级班助。各班以宿舍为单位,采取宿舍负责制,由班干部、积极分子或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舍长, 负责关注宿舍的4耀5
名同学,随时了解这些同学的去向、健 康情况、心理情绪等。
第二,二级班助。二级班助首次可和班委一同选举产
生,第二年可从三级班助的考核优秀中产生。辅导员根据反馈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淤应及时去宿
舍看望、了解身体疾病学生的病情,无论大小都应及时告知 学生家长;于对有旷课的学生及时了解原因、去向,教育其
端正学习态度,严重的情况下按学籍管理制度处理;盂在外 兼职的,签订安全承诺书、在外兼职证明,实在不能开证明
的给负责人打电话留下录音。并确保家长知情、同意,并告 诫学生注意安全。
第三,三级班助。可由高年级的党员担任。负责对一个专业学生的情况进行掌握,协助辅导员做好各项日常工作。
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和影响社会的新工具,辅导员应充分利用微信群,QQ 群,建立网上思政平台,
以及利用好现有的一些平台,如爱班级App。
四、危机事件发生后具体应对措施
(一)事发后辅导员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辅导员从事学生管理工作,都具备一定的应急事件处 理能力,因此,接到学生反馈情况后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能
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封锁现场,积极调动广大学生干部配 合,越早介入,越能有效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
(二)了解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发生危机事件以后,特别是一些危害较大的事件,往往需要各部门协助善后处理,及时向领导汇报有助于请求相
关部门协调配合处理,必要的情况下,有利于校领导及时向 高级教育主管部门或公安机关报备[2]。
(三)与家长联系
对于学生发生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的情况,辅导员在初步处理后,一定要立即通知家长,这是对学生和家长的负责,
一般情况下辅导员不能替家长做决定。同时,为了防止以后 发生一些纠纷,与家长联系时要做好原始录音。每项工作做
好痕迹管理,这对进行善后处理能提供有效的资料依据。
(四)积极主动关心危机事件中的同学
对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辅导员要亲自陪同去学生医院,并且在家长到来之前不能离开。这样做的目的是以防遇
到紧急情况能和家长沟通,及时做出决定。同时,发生危机
事件的学生,往往心理还处在紧张、恐惧期,辅导员积极关注学生,能让学生获得安全感。
(五)做好危机事件的心理疏导工作
学生危机事件处理结束,并不意味着事件的圆满结束。 由于危机事件结束后,学生心理还有较长一段时期的承受
期,危机事件的潜在影响还未彻底消除,容易在再次遇到学 习、情感、压力等问题时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这就要求辅
导员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利用各种手段对学 生进行思想开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增强抗压能力。如果
心理问题已经严重,要及时转诊给专业机构。
(六)做好舆论传播工作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速。危机事件信息传播中,难免有一些信息歪曲事
实,恶意放大事件影响,导致事态发展恶化。因此,辅导员要
及时向学校汇报相关情况,由学校宣传部传递真实的声音,维护校园稳定。
(七)做好事后整理总结工作
辅导员要整理危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总结在工 作中的得失,不断提高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发挥安
抚与育人功能,防微杜渐,以减少危机事件发生,降低危机 事件发生后的影响。
总之,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在事件中发现问题,不
断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危机事件,完善预警机制。同时,要通过思想教育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
减少冲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艳,李新纲.刍议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对策[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学报,2016,33(9):176-180.
[2] 孙丹.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2.
作者简介:陈娟娟(1982—),女,汉族,山西太谷人,助教,硕士。
后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