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宿舍文明公约,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2018-01-04 11:54:34)
标签:
西部素质教育宿舍文明公约 |
宿舍是学校育人的第二课堂,这块阵地管理的好坏,对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健康成长有重要
影响。宿舍文明公约作为宿舍文化建设的载体,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意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为了更好地
发挥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加强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听取学 生心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
院在现有大学生公寓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学院特 色和实际,在大二学生对宿舍文明公约的意见和建议的基
础上进行了修订,形成具有管理学院特色的不成文的规定,即宿舍文明公约,在管理学院新生中推行。
一、制定宿舍文明公约的工作理念和主要目标
制定宿舍文明公约的工作理念是基于“以生为本”和
“精细化管理”的学生工作理念,注重公约文化的内化作用,通过倡导文明理念引领学生的文明行为。“以生为本”就是
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作为工作的核心,以学 生的利益和发展为出发点,以服务学生为导向,在学生工作
中强调学生的本质作用,文明公约的制定、内容的权衡、实 施过程和反馈效果都更加注重学生的利益和接受水平。“精
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文化,宿舍文明公约超越了 宿舍管理制度的规范和框架,强调文化育人的作用,将文化
管理贯穿于宿舍管理的全过程中,批判性地继承宿舍管理 的硬性制度,软化宿舍管理规范,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
外部环境和学生的心理,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1]。
宿舍文明公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制定符合时代特性和 契合学生心理的共同约定并不断完善创新,让宿舍文化普及
所有的学生宿舍,由简单粗放的制度化管理模式转化为宿舍 文化管理新模式,促进宿舍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常态化,激
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 和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实现学生自
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达到宿舍文化育人的目标。
二、宿舍文明公约的基本内容和特色
具有管理学院特色的宿舍文明公约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更突出灵活性;强调对象的确定性,又注重空间
的适用性;注重公约内容的全面性,更凸显安全、文明性。
管理学院的宿舍文明公约是在征集大二学生的宿舍文 明公约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方面坚持了学校对
宿舍管理制度相关文件的要求,在维持学校严令禁止的条款
的原则上,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利益诉求[2]。对于那些生硬的、不易于学生接受的条款和制度做了修改,以便利于学生的
接受,这样既保持了原则性又具有一定的弹性,使文明公约 能更深入人心。
宿舍文明公约适用的是全体新生,但管理学院的实际 情况是以文科专业为主,男女比例失衡,女生多,男生少,针
对这种情况,在空间方面,更加注重公约条款对女生宿舍的 引导作用和对男生宿舍的规范作用。
新制定的宿舍文明公约对原有的大学生宿舍管理制度
做了批判性的继承和创新,除了对宿舍的整洁、卫生、宜居、作息时间等基本要求外,还考虑到网络时代背景,更加注重
学生宿舍的安全和文明,对关于安全和文明的行为做了详 细的要求。
三、宿舍文明公约的实施过程
将宿舍文明公约深入人心,内化于每个学生的心中,为每个学生所认同,所接受,需经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宿舍
文明公约的形成阶段,二是宿舍文明公约的推行阶段,三是
宿舍文明公约的强化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管理精细化的体现。
(一)宿舍文明公约调研活动
每年新生刚到学校时,还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 更好地保证宿舍文明公约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可接受性,我
们首先开展了宿舍文明公约的调研活动,主要是对大二的学 生开展宿舍文明公约的征集活动,选取大二学生的意见作
为依据是因为大二学生与大一新生在实际年龄和心理年龄 方面都较为接近,对事物的诉求具有共通性,通过了解大二
学生对宿舍文化管理的诉求,以更好地制定符合现代大学 生心理的规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人
格,避免危机事件的爆发,这是文明公约的形成阶段。
(二)宿舍文明公约的推广施行
由于宿舍文明公约适用对象的确定性和时效性,公约理念到实践的转化需要及时性,须在新生刚入校不久后进
行推广。因此,在新生军训结束后,我们便策划在新生中开 展宿舍文明公约签约仪式,希望通过严肃、隆重的签约仪式
让大家感受到公约的神圣作用,每个人通过在公约上认真 地签上自己的名字,以承诺遵守公约约定,为更好地建设宿
舍文化出力。
(三)宿舍文明公约的实践强化
宿舍文明公约作为一项不成文的学生行为规范,需要不断通过实践来内化公约内容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增
加学生对主体意识的认同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 良好的人际关系。例如,在宿舍文明公约理念的指导下持续
开展“宿舍风采展”“宿舍环保创意制作”“党员宿舍挂牌”“宿舍一家亲”“宿舍最美全家福”评选等一系列活动,以使
公约的条款能够更深入人心,实现宿舍文化育人的目的[3]。
四、宿舍文明公约建设取得的成效
宿舍文明公约活动自推广以来,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宿舍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改善。宿舍内部整洁美
观、地面洁净明亮,物品摆放整齐,宿舍团结友爱的文化氛 围浓郁。
第二,宿舍凝聚力增强。每一次的宿舍文化活动,都是 以宿舍为单位,需要各个宿舍成员共同参与和策划,需要学
生发挥团队的力量和智慧,共同创造温馨的宿舍氛围,也使 舍友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多。
第三,宿舍文明公约的内化作用明显。各个宿舍共同努 力,发挥创新能力创造的宿舍公约、宿舍歌曲、宿舍服等文
化因子不断得到完善,体现了集体的合力,营造出舒适整 洁、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文化氛围。同时,使学生的创新能
力、集体意识、团队精神与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形成良好宿 舍风气,并使良好的宿舍风气在文化内化中不断得到完善。
第四,促进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宿舍文明公约中的规范体现着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导
向性,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定制度,自主形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和行为习惯。学生在文明的熏陶中,掌握与人沟通的技
巧,养成与人合作的精神,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五、宿舍文明公约的完善和创新
宿舍文明公约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了学生的规划能力,有助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的教育目标。为了让宿舍文明公约得到可持续的发展,需要 不断适应时代特色和周围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创新。
在推广宿舍文明公约活动的过程,学校须加大对流程 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计划性,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新情
况、新环境、新时代,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其 中,提升学生活动的时效性。同时,时代在变化,学生的需求
也在不断变化,在活动中,更要注重反馈机制的构建,关注 学生的反馈信息,时刻了解学生的意愿和诉求,以增强活动 的实效性。
六、结语
每一项制度只有长期地坚持下去才有活力,宿舍文明 公约作为构建文明宿舍的重要举措,需要焕发活力。宿舍文
明公约活动的持续性需要推进信息化建设,结合每届学生 不同的诉求不断加以完善和修订,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可以
将宿舍文化公约中积淀的精华文化提炼出来,并不断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行宿舍文明公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营造更为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同时,学校管理
者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关注学生的成长 需要,以学生为本,洞察学生的利益诉求,可以更加高质、高
效地开展学生工作,这也是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 管理的有力举措。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D]. 曲 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
[2] 廖秀勇.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内涵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2(4):75-77.
[3] 张柳欢.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
院为例[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75-77.
作者简介:尹红晓(1988—),女,汉族,河南禹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