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时代下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究
(2017-05-16 12:57:31)
标签:
教育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发表西部素质教育杂谈 |
摘要:信息时代的班主任,在发挥传统班主任工作优势的同时,应积极探索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融合“互联网 ”思维的班主任管理模式。通过将班级管理数据化、科学化,建立具有即时、互动、私密特点的沟通交流平台,借助网络媒体技术与设备等进行探索,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 ;班主任;信息时代
班主任是学生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所管理的对象是随着社会步伐不断发展进取的人,因此,班主任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班主任应顺应时代要求,开展具有信息时代特色的班主任工作,来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二、通过“互联网 ”模式建立沟通交流平台
(一)“互联网 ”模式的沟通具有即时性
网络信息传播有快速与便捷的特点,学生通过各种信息平台能第一时间获取学校的各类通知以及各种教学资源;师生间也可以时刻保持即时的沟通与联系,从而促进师生间的情感;即时的交流还可缩短处置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便于有效快速的处置;班主任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师生间、家长间的沟通交流[2] 。
(二)“互联网 ”模式的沟通具有互动性
通过微信、QQ、微博等互动平台,班主任可随时随地召开班级讨论会,针对近期的热门话题展开讨论,积极引导学生,强化集体舆论的作用[3]。在互动过程中,师生站在同一平台讨论,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班级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通过师生间信息的互动互传,如对班级的荣誉、校内新闻、个人生活信息的互传互动,给予学生被关注的心理满足感,增进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三)“互联网 ”模式的沟通具有私密性
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是班主任工作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不愿意面对面交流,这使得班主任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不仅妨碍了师生的沟通,而且有可能影响班级工作的有效开展。但是,通过网络聊天,师生之间有了距离感,两者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与学生,可以是朋友的身份,教师的威严感被弱化,和学生之间的代沟也被缩小。学生在网络上和教师接触的过程中,心态比较放松,约束感减轻,更容易说出平时想说却不敢和教师说的话。另外,聊天时用的都是昵称,它的隐蔽性让学生敢讲话、敢讲真话、敢讲心里话,这都有利于我们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
三、通过“互联网 ”在日常管理中进行微观察
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是私人的个性展示空间,在这个私人的空间中展示着学生的情绪变化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班主任可以通过对学生开放性空间的观察与分析,试着去了解和融入学生的生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从而全面地认识学生的个性和社会观、价值观。以此为基础,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理解、关心、共感和共鸣,才能切实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4] 。
四、“互联网 ”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新形式
在学业规划和引导就业的工作中,可采取网络直播的形式,邀请专家与学生互动交流,使学生能够了解当前本专业的发展走向、就业趋势与就业热门等信息,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组织学生进行跨区域、跨省市的面试活动,扩大学生可选择的就业范围,打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提高就业率。在班级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用声色影像来描述和记载,将班级文化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给学生。同时,学生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初步学习办公软件、视频制作软件和绘图软件的使用技巧,为今后制作个人简历或工作中的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结语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学校现代化技术装备的进一步完善,作为信息时代的班主任,如何在发挥传统班主任工作优势的同时,探索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班主任工作模式,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将是一项惠及长远的大事。
参考文献:
[1] 王媛“. 互联网 ”时代下的班级管理模式初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49-50.
[2] 林闽,代飞.微信平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探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5(12):43-44.
[3] 李琴.浅谈大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微博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3(14):190-191.
[4] 姚美雄,朱小敏.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9(14):8-9.
《西部素质教育》杂志社官方网站:http://www.xbszjy.com
《西部素质教育》杂志社微信公众号:xbszjy
《西部素质教育》杂志社官方微博:weibo.com/xbszjy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