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恰时笔者三十年前风华正茂,书生之气正浓,才气泛滥,在某大学学报发表首篇论文“广义叉乘法的研究与推广”。时放话曰“以后小学教育必将推广15×15乘法口诀、25×25乘法口诀”,同学不信,说你痴人说梦,数年后计算器、计算机之普及恐怕连9×9口诀都会消失!
新闻:近日媒体报出,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被问到9乘以8等于多少,回答不上,好不尴尬!英国小学生被要求应该在11岁前掌握12×12的乘法口诀表,南亚部分国家小学生被要求掌握15×15的乘法口诀表,三十年前的狂语终成现实。
秒秒学会:那么15×15的乘法口诀表好背吗?其实只要你背会9×9的乘法口诀表,只要用我论文中的方法秒秒内即可学会15×15的乘法口诀表。简言之,10-15的乘法口诀是“个位先加、后乘,再合结果"。如计算12×13,方法是1(2+3)=15,2×3=6,合起来写156,所以12×13=156,同样计算11×13的方法是1(1+3)=14,1×3=3,合起来写143,所以11×13=143,计算13×13=1(3+3)+3×3=169至此,15×15乘法口诀你就学会了,是否感到很简单、很神奇!
放飞思维:按此算法推出15×15=225,推而广之,25×25=625,...得出结论:个位是5的两位数乘方计算是十位数乘以比它大1的数,然后再加上后两数的积,如35×35,先算十位3×4(比3大1)等于12,则35×35=1225。再推而广之,十位相同时,个位相加等十也可如此算法,如计算23×27=(2×3)+3×7=621,21×29=(2×3)+1×9=609,24×26=(2×3)+4×6=624。思维再扩展一下,得出矩形周长相同时,长与宽相等时面积最大,即正方形面积最大。哈!数学的世界就是这样奇!再思维再扩展...微分、积分、有限元...
溯源同根:古人曰:见之以细,观化远也,意为小事做不好,大事做不成!
话说孔子乃商汤后人,商汤先人“契”乃帝喾(黄帝曾孙)次子,其母简犾因食玄鸟(燕)卵而生,故姓“子”,是响当当的贵族。然17岁时,季氏飨士时孔子被阳虎阻说“非敢飨子也”。孔子认识到要改变世界应从自身做起,于是远赴宋国学成六艺,19岁时鲁昭公送鲤鱼给他(其子孔鲤由此而得名),于是孔子认为自己修身已成;去季氏做了一年委吏(家臣)而料量平,升做乘田而畜蕃息,于是孔子认为自己奇家也成;孔子认为小事已做好后,才去做大司空(治国),周游列国(平天下,即影响世界)。所以要改变世界,从自身做起,要修身从学乘法口诀开始!请注意:不可做为增加孩子负担的借口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8EN00SIGG.gif!
老马®原创作品©,只可点赞或转载,不可乱批乱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