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价值体现
(2017-10-31 22:49:39)
标签:
教育教研 |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游戏不受外部的强制和干预,完全是幼儿自主自愿进行的,这是游戏显著特点。幼儿在游戏中,活动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动作、思维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将数学教育渗透其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景结合起来,就可以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因此,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游戏化,能极大地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产生较好的效果。例如:我在组织幼儿进行“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读数字5”的教学活动,我以“水果联欢会”引出课题,通过让幼儿目测不同排列的水果,提高他们按群计数的能力。游戏中的水果都是他们熟悉并喜爱的苹果、西瓜、香蕉、桃子、草莓,这些水果生动有趣,符合中班孩子年龄特点,让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游戏化的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由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因为认知能力有限,思维发展不健全,就需要借助游戏活动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巧妙地融入其中,保证幼儿在玩耍中学到知识。可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通过游戏活动,能够积极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强化其实践感受,使得幼儿的智力和非智力都得到有效发展。运用游戏化教学,能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氛围,可以帮助幼儿提高积极的情绪,不断加深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体会到玩耍中学习的乐趣。利用游戏化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调动自身的各个器官,参与交流和互动,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认识。比如,在组织学习“5以内包含的序数”一节中,教师就可以把不同的几个动物放在五棵树上,设置“捉迷藏”的游戏,组织幼儿一个个找出小动物,同时仔细观察,然后回答什么动物在第几棵树上。以便使幼儿形成对序数的正确认识,强化幼儿的观察力,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生活处处皆数学处处可以做游戏要积极引导孩子在园日常生活中接触数学、理解数学概念使他们在快乐中学数学。例如在发点心时有一个吃园饼的游戏幼儿就非常喜欢。“圆圆的饼子像太阳啊乌一口变月亮啊乌一口肚里藏”巩固了幼儿对圆形及圆形变化等图形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有和无的关系。数学来自生活最终必回归生活用幼儿能理解的数学观点和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能够激发孩子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玩大型玩具时幼儿在主动探索活动中惊奇地发现平时一直玩的大型玩具中竟然存在着这么多的图形幼儿感到周围世界是自己发现的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整个活动中他们既认识了各种图形又玩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真正做到了“乐在其中”。
通过这个学期对数学游戏化教学活动的探索,我得到了很多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启发。通过这些活动,大多数幼儿能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比较透彻地了解关于数学方面的概念。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也会通过不断实践来完善自己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