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归来(连载小说)-027(宫廷迷雾之太子妃)
(2019-08-03 22:52:38)
标签:
情感时尚文化杂谈军事 |
当今太子妃是当朝荣国公张征的小女儿,也是嫁入胡族的平安公主的亲妹妹。两姊妹当年不仅貌美倾国又倾城,而且两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并且两人都喜欢牡丹,姐姐喜欢紫色牡丹,妹妹喜欢白色牡丹,两姊妹便被当今皇上赐封为紫牡丹郡主和白牡丹郡主。十三年前,胡族入侵华国,双方对战几轮,华国损失惨重,最后胡族大单于要求华国除了每年给与大量的金银玉帛外,还要嫁一位公主给他,这样双方和平相处。当时华国宫里没有适龄的公主婚赐给胡族大单于,只好选了荣国公的大女儿紫牡丹郡主,皇后收紫牡丹郡主为义女,并被赐封为平安公主。妹妹白牡丹郡主五年后到婚嫁之年,便被钦慕已久白牡丹郡主的太子请求皇上赐婚,随后白牡丹便随一切皇室婚礼礼节,隆重地嫁入东宫当了太子妃,成了当朝除了皇后外世间最受尊贵的女人。
戎妃是十年前,胡族大举侵占戎族,对戎族各部进行烧杀掠夺,戎族处于马上就要被灭族的存亡境地,戎族首领窝阔台单于倾其王廷玉帛珍宝等派使者紧急到华国求救。当时华国军队与胡族大军激战不久且刚和亲,国内也还没有完全休养生息喘过气来,兵弱国衰,戎族的使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唇亡齿寒的道理最终说服华国出兵,当今皇上派二皇子慕靖征和三皇子慕靖安一起随大军出征胡族,三方经过几次惨烈的激战,戎族和华国两国联军最终击退胡族大军的入侵,戎族部因此得以保存。戎族首领单于为了感谢华国,把当时戎族最美的公主作为礼物赠送给皇上。迎亲的那天,皇上派他最喜欢的三皇子慕靖安跟随使者来到戎族王廷。按照戎族的风俗习惯,双方都要派出各自方最有能力的人展示武力和才干。当时只有十五岁的慕靖安与当时年龄相仿的戎族世子帖木儿真进行角逐。戎族单于窝阔台给与慕靖安和帖木儿真每人一把弓箭和一枚箭羽,让他们要用一枚箭羽射下空中三只鸟便算赢。窝阔台单于话音刚落,所有的人听后都目瞪口呆,窃窃私语,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如果说同时射下两只鸟,这还有可能,但同时三只,便觉得是天方夜谭。窝阔台单于其实心里也明白,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帖木儿真和慕靖安两人谁先说放弃便算输,其实是考验他们对局势和在战场的应变能力,在世间,有时要学会收敛自己,学会折中处事和妥协也是一种大智慧。可世子帖木儿真和慕靖安两人都年少气盛,觉得越是艰难的事情越具有挑战性,哪肯一下子就认输。两位少年屏住气息,静坐在骏马上,手持弯弓,看着明净如洗的淡蓝天空,鸟儿不时在高空傲然飞过,在自己眼前顽皮掠过。不一会,只见帖木儿真快速拈弓搭箭,“嗖”的一声箭羽迅雷般射向空中,有鸟儿如落叶般坠落。这边大伙眼睛还来不及眨眼,那头慕靖安手中的箭羽也跟随射了出去。大伙一哄而奔,跑向向鸟落下的地方。一会,有人大声高喊:“帖木儿真世子,射向两只鸟。”随即一片欢呼声,即使一箭双鸟,没有达到窝阔台单于的既定目标,在戎族单于里也是绝世奇才,大伙潮水般涌向帖木儿真,去祝贺他们的英雄。这时,另外一个戎族士兵狂喜叫喊:“华国慕靖安三皇子射下三只鸟,三只鸟,三只鸟。”这声音像惊雷,击得人晕头转向,怔怔地停下脚步,忽地转向慕靖安这边。窝阔台单于也被这一喊声惊骇,忙向慕靖安这边大步走来,一看,慕靖安箭羽穿透一只鸟儿的身子,箭头直插另外一只鸟儿的脖颈,地上还有一只鸟在惊慌失措乱扑翅膀。窝阔台单于满是赞许的目光看着慕靖安,拍着他的肩膀道:“三皇子真英雄。”慕靖安嘴角一扬道:“大单于,世子帖木儿真也是真英雄,刚才的第三只鸟,我是借了他的势才赢的。”“哦”窝阔台单于疑惑地看着慕靖安,慕靖安解释道:“帖木儿真世子第一箭惊吓了这群鸟,本王又紧跟着补上一箭,第三只鸟其实本王没有射中,它是受到一连两次惊吓而落地的。”大伙一听,欢喜地把两位英雄高高抬起,表示他们的敬慕。慕靖安的阳光帅气才气一下子赢得了公主的芳心,倾心爱慕至今。慕靖安和帖木儿真也为对方的才气所倾慕,顺结拜为异姓兄弟,互赠礼物。慕靖安把一把珍贵的随身紫电宝剑赠送给了帖木儿真,帖木儿真也把戎族最好的一柄护身短刀回赠给慕靖安。
太子妃和姐姐平安公主姐妹情深,每每想到姐姐,一去十三年杳无音讯,便潸然泪下,情不自已。设身处地地为戎妃想想,太子妃看到远嫁华国的戎妃,她身边没有一个至亲,孤苦伶仃,居住在深宫里,恻隐怜悯之心涌上心头,便时常和母亲一起进宫,找戎妃聊聊天,也经常邀戎妃到太子府上游玩,因此感情日深,情同姐妹。皇上也宠爱与世无争的戎妃,允许她的宫殿和起居等都保有戎族的特色,还特意为戎妃围了一个马场,让戎妃可以经常进行骑射,以减少她的思乡之情。
慕靖安踱步沉思,太子妃在太子府,不是太子府自己的人一般无法进去,而且还是找太子妃。慕靖安感到特别为难,虽然提供这条线索,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刘安魁依然静默坐着,突然道:“太子府禁地,我们可以另辟蹊径,找荣国公,”
“对,对,对。”慕靖安恍若潘然醒悟,“明天本王可以先到荣府去探探消息。”
更夫已敲四更,夜已深沉,慕靖安请刘安魁早点歇息,两人就此辞别。
第二天一大清早,慕靖安带着唐世元骑马来到了坐落在南街的荣府,轻扣门环,守门家奴告诉慕靖安,荣国公去封地处理事情去了,不在家,三公子也跟随一起去了,荣国公夫人已经快马给荣国公去信了,估计还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老夫人昨日一大早就到紫金禅院给太子妃祈福去了。慕靖安特感失望,牵着马垂头走在街上。
刚走到南街东市口,看见街两边的人突然向外极速闪身躲避,三辆马车快速疾驰通过。马车从慕靖安他们身边风驰电掣般掠过,其中最前面奔驰的两匹青聪马同时纵蹄高缩,扬脖长嘶,像是马匹受惊,慕靖安和唐世元的心一惊,正想飞驰到受惊的马前制服那两匹马。倏地见一位头额白色抹额的公子如闪电般从马蹄下抱起一小孩,转身腾空一跃闪在街一边。刚才紧张的发出惊叫尖叫的行人还以为小孩必死无疑,没想到小孩福大命大,得以无名公子及时出手相救,从疾驰的马蹄下捡回一条命,且秋毫无伤。众人紧缩悬空的心立马放松,长长舒了一口气,一同对无名公子的舍身救人的行为大竖拇指,表示钦佩和赞赏。事情就发生在顷刻之间,坐在中间马车上的人隔帘问家仆怎么回事,随行的家仆道出原委,马车的人叫家仆把小孩叫来,很和慈地问伤着没有。慕靖安一听这声音,心里一怔,这是荣国公夫人也就是太子妃母亲的声音,忙走到马车旁。马车旁的仆人也认识慕靖安,慌得忙屈礼喊道:“给燕王殿下请安。”坐在马车上的荣国公夫人一听是三皇子燕王殿下,忙掀帘预下车行礼,慕靖安叫他们免礼。慕靖安问荣国公夫人这是从哪回来,荣国公夫人满脸愁容反问道:“燕王殿下什么时候回都城的?”“夫人,本王刚从西北大军营赶回来。”慕靖安道。“哦,是这样,我儿太子妃玉体有恙半月有多了,前些日子到太子府听太子提到当今皇上也偶感风寒,老妇昨儿专门为我儿和皇上到禅院祈福去了,刚回来。”说到这,荣国公夫人两滴浊泪滚滚流下。这时,无名公子和小孩被仆人叫到马车前,无名公子持剑拱手虚礼,慕靖安定睛一看,只见无名公子长眉俊目,容貌秀雅,心生感慨世间好一美貌少年,不由又多看一眼,蓦地又心生疑惑,忙问道:“公子在哪见过,似曾相识,公子与我一朋友不仅貌似,神态也似。”无名公子一看慕靖安,不禁抿嘴一笑,忙施礼道:“我乃龙泉山庄三公子,今日到都城来寻家父,不想在此碰到意外遇见燕王殿下和唐参军,幸会,幸会。”慕靖安和唐世元听后大喜。慕靖安转身对荣国公夫人道:“夫人,本王有一些事情想请教您,不知是否方便?”荣国公夫人应道:“咱们一道回府再说。”
一行人回到荣府,来到后堂一会客厅,仆人们上好茶后,慕靖安示意夫人让无关人避开。慕靖安对荣国公夫人道:“本王回府三天了,回来后才听说我父皇病了,但到现在也没有见到父皇一面。宫里戎妃传信给本王,要本王找太子妃,或许能打听到一些皇上的许些情况,可是太子府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的,就想找夫人和荣国公商量一下能否见太子妃一面,真没想到太子妃也病了。不知道太子妃是怎么病的,能否告知?”老夫人听到慕靖安提到太子妃,眼泪又禁不住,忙从袖里掏出汗巾擦拭道:“老妇也不知道我儿什么时候病的,老妇这月初做一噩梦,梦到我儿被一恶鬼抓到阎王殿,我儿大哭大喊娘救命,老妇不放心,第二天老妇亲自去太子府视探,才知道我儿真的病了,而且病的不轻,老妇问她身边的陪嫁侍女环珠,环珠说已有半月,就是突然头晕,浑身无力,找太医,太医说可能是疲症,卧床静养一段时间就好,为避免外人打扰,后来太子建议搬到偏辟的望月亭修养,可是病情不但没好,而是越来越严重,现在已经是整天卧床,饮食难咽,到前天老妇去探视,已经是手脚不能动,口不能言,跟她说话,她还是听得懂,眼角只是流泪。问太医,太医也说不出是什么病。老妇心里着急呀,孩儿爹又在封地处理一些紧急的事情,家里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老妇没有办法,能做的就是昨儿匆匆赶到紫金山上去求仙化祸解道。昨儿个禅院里的师傅给我儿算了一卦,说我儿很可能可能是遇到什么不好的东西了,鬼魂附体,”慕靖安一听,沉吟半响道:“或许是太子妃不小心身染一些无名之病,太医院里的太医也不可能诸病能治,本王偶然结识了我华国最有名的银廊药王的人,本王回都城时不小心身中剧毒夺命闪,这毒就是他们帮我解的,本王想一些疑难杂症或许他们也可以若知一二,给出一些方子。”老夫人一听,心里一阵欢喜,忙起身致谢道:“不知这位药王现在何处?能否尽快叫他过来。”慕靖安看到老夫人急切的样子,道:“现在传信给他,最快也要两天时间到都城。夫人,本王这就先回去,商量一下下一步怎么进太子府秘见太子妃和给太子妃看病。明天本王会派人来找您。但求夫人千万不要把这些事情给任何人说起,包括太子府上的人。”老夫人见女儿治病有希望了,喜得又是泪流不止,忙不停地给慕靖安点头道谢。
慕靖安一行人就此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