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州塔分不同的观光区

分类: 南方两广港ao台 |
1、广州塔分不同的观光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哦,还有满足不同需求的套票可以选择,有优惠呢。
2、购票之后,进入电视塔须安检,程序非常严格,完全参照登机安检标准,水和食物、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都不让带,但可以在安检处寄存。
3、虽然83、84层有专门的观景台,整个平台悬空,全由玻璃制成,方便照相取景,但由于这里的玻璃非常厚,清晰度并不好,同时因为逆光的原因,因此拍照的效果一般,这里狭小的空间还无法合影,而在32层的观景台则是露天的,完全没有玻璃阻挡,可以直接和外界的景色接触,北面可以俯视整条新中轴线,无论是单人照还是团体合影,这里拍照效果其实更好。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折叠编辑本段设施亮点
折叠激光灯射程1公里
450米高的塔顶,航空灯交替闪亮,犹如皇冠上的明珠,三柄射程可达到1公里的激光灯,直指广州三大高楼——中信大厦和珠江新城“双子塔”,与对岸珠江新城新中轴线璀璨的夜景相辉映。而天线桅杆通过时控电路控制,每天锁定不同颜色,市民只要一看塔尖就知道今天是星期几。
折叠“细腰”处直径
新电视塔的外部钢结构体系由24根立柱、斜撑和圆环交叉构成,2008年完成主体结构施工,2009年装修,2009年底试运行,2010年完全建成,满足亚运会赛事转播和信息传输服务的要求。与传统电视发射塔“一杆穿一球”的造型相比,广州新电视塔有点不像塔:由上小下大的两个椭圆圆心相错,逆时针旋转135度,扭成塔身中部“纤纤细腰”。塔底椭圆长轴方向与珠江方向一致,顶部椭圆长轴方向与城市新中轴线重合,寓意电视塔与城市环境和谐共生。其“纤纤细腰”椭圆长轴大小相差两倍,最小处直径只有30多米。
折叠可抗8级地震
广州新电视塔全部采用高强钢,总重不到5万吨,外筒大约3万吨。“如何令这根细细的筷子摆得稳”,焊接量大、高空作业、三维精度控制成为世界级施工技术三大难题。为此,建设部门列出30多个科研专题,目前已有八成项目攻坚成功。由于广州夏季台风频繁,电视塔纤细高耸,很容易受到台风影响。新电视塔采用特一级的抗震设计,即使遇到百年一遇的大风和8级地震,也可保高塔安然无恙。
折叠电梯装置
新电视塔将安装6部高速电梯,提升高度将达到438米,世界上最高,这些高速电梯可在1分半钟直达顶层。为解决电梯对耳膜的影响,施工单位将在电梯中安装气压调节装置。据介绍,这是中国电梯首次安装该装置,新塔已经在2010年完工。
折叠电梯设施
2008年12月,将完成454米塔主体结构施工,2009年12月,完成装修工程和设备安装,2010年6月,完成设备调试和试运行,为在广州召开的第十六届亚运会做好准备。据介绍,新电视塔核心筒混凝土浇筑达到121米,外筒钢结构安装最高达到107.8米。新电视塔将安装6部高速电梯,其中包括两部消防电梯、两部观光电梯,如中途不停站,这些高速电梯可在1分半钟直达顶层。提升高度将达到43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提升高度。为了缓解高速提升对人耳膜的巨大压力,电梯将安装气压调节装置,这也是中国国内电梯首次安装该装置。
折叠集运系统
电视塔北面是滨江东路,东西为艺苑东路、艺苑西路,南面是规划的双塔路,地铁3号线和珠江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简称APM)两条轨道交通在新电视塔设有车站,形成完整的立体交通体系。珠江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即“集运系统”,将采用无人驾驶的胶轮车,连通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和新电视塔南广场。该集运系统现已开通。
折叠接待能力
新电视塔建成后,预计平均每天的人流量达到7000到1万人,电视塔的电梯容量可以达到15000到2万人,如果情况好的话,预计会达到3万人。据悉,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原设计接待能力为每天6000人,最多每天2万人。相比较,广州新电视塔滞留空间更大,可看的景点会更多,接待能力也更强。
相应地,在电视塔地下(负一层)将建设800个车位的地下车库,地面可停放80辆旅游大巴,二期工程南广场地下工程完工后还可增加数百个停车位。预计小车停车位将达到1200个,可以满足停车需要。
156米塔顶桅杆部分增设跳楼机,市民可感受到从空中约500米处降落的感觉。
450米标高层全球最高的塔顶观景平台,设有全球最高横向摩天轮。
424米标高层约1900平米的双层旋转餐厅。
403.2米标高层约4900平米的设备用房,为省市电视台、调频广播、气象观测、城市公共交通指挥、环境监测、城市“三防”指挥等服务提供技术用房,并能充分满足即将到来的第16届亚运的需求。
600米新电视塔将安装6部高速电梯,内设中国首个电梯防耳压装置。电梯可在1分半钟直达顶层,提升高度将达43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提升高度。
174.4米标高层空中花园风景秀丽,螺旋向上的空中云梯带给人空中漫步的神奇体验。
91.2米标高层高科技游戏厅展现现代科技的神奇。
55米标高层4D影院带给人身临其境的多元感受。
17.2米标高层丰富多样的多功能展厅让人感受全新的信息冲击。
7.2米标高层约8000平米的礼仪庆典大厅,可容纳1000多人同时进行庆典活动。
0米标高层广州历史文化民俗展览馆向您讲述广州2000多年的历史和风土人情。
折叠云霄488
http://i5.qhimg.com/dr/200__/t01ac731302cc080516.jpg“云霄488”户外摄影观景平台是游客登塔观光所能达到的最高点,位于广州塔天线桅杆位置的488米处,超越了迪拜哈利法塔在建的442米室外观景平台,以及加拿大国家电视塔447米的“天空之盖”的高度,号称世界最高户外摄影观景平台。该平台共177平方米,能一次性容纳20余人。
位于广州塔天线桅杆位置488米处,号称世界最高户外摄影平台的“云霄488”正式开放,门票价分为单项票和套票两种,分别为130元和260元。目前该项目处于推广期,单项票优惠价为88元。
折叠编辑本段命名争议
新名引争议 网友狠批没创意
2010年9月28日下午,广州新电视塔命名公布,正式命名为“广州塔”,立刻在网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在大洋网的最新调查显示,超过1000人的投票当中,超过六成的人(62.4%)表示没创意,对“广州塔”一点也不喜欢,只有不到三成的人(28.9%)的人表示认可。网友的立场出现一边倒之势。在态度和反应方面的调查,54.1%的人表示意外,原因是评选没新意,而35.7%的人表示不意外,在预料之中。
有网友直接表达了自己对这一名字的愤怒。大洋网友“david4320”说“叫海心塔丢的是专家的脸!叫广州塔则是丢广州的脸、丢广州人的脸!”更有网友“dayoo727139”恶搞说“把白云山改称广州山,同时把珠江河改名广东河”。
之前争取大家的意见,搞得风风火火的,结果是取了一个如此没有新意的名字,实在是令人寒心。还是觉得海心塔的名字好听啊。 同时,也有网友把焦点放在新电视塔的三次征名活动上。大洋网友“laoguangzhou1”说“修一座桥叫广州大桥,筑一条路叫广州大道,建一支塔叫广州塔,本来无可非议。可惜的是,以中心地标自居的塔名征集活动虎头蛇尾,折腾了一年终于庸俗收场。一个凝聚人心的良好机会就此丧失,只留下了一个称呼。”
质疑合法性 或存在违法命名
民意是否被“忽悠”?
广州新电视塔历经三次征名,最终定名广州塔。万众瞩目的广州新电视塔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本是可喜可贺之事,但网上所见,对命名的质疑却涌上不少人的心头。有网友认为这次的命名投票不公正,在某一门户网站的调查显示,选“广州塔”的只有8.63%,排第三,前二是“以上都不选”49.39%,“南天柱”12.15%。究竟相关评选委员会命名的规则是如何?民意是否被“忽悠”了?
质疑:命名是否合法?
周玉忠律师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广州新电视塔命名,还需面对合法性质疑!》的文章,质疑相关单位“违法命名”!文章提到,去年11月11日周律师收到民政局关于命名问题的书面复函[民信字(2009)89号]中明确指出:“广州新电视塔属于“公共场所和文化设施类的地名”,根据《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有规定,专业设施名称、公共场所和文化设施名称的命名、更名,由该专业单位向其专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征得所在地地名主管部门同意后,由专业主管部门审批。目前,我市地名主管部门并未收到相关部门有关广州新电视塔命名征求意见的材料。”
同时周律师从“广州地名网”查询到,“电视塔”早已成为法定地名,登记信息显示“电视塔”位于越秀公园内,罗马字母拼音:Dianshi Ta,而广州新电视塔包括最新命名的“广州塔“没有地名登记。究竟命名“广州塔”有无经过地名主管部门同意和专业主管部门审批,并报省地名管理部门备案。若无,则属于典型的地名违法行为,主管部门应依法查处。
英文名大PK 民意支持“Canton Tower”
广州新电视塔的中文名“广州塔”已定,在网友表达了各自对“广州塔”一名的看法后,也有网友开始关注“广州塔”的英文名,到底是“Guangzhou Tower”,还是“Canton Tower”?
有网友认为,既然中文名是广州塔,那么英文名就是“GuangZhou Tower”了。相对地,更多数的网友支持“Canton Tower”这一英文名。网友“自由大卫”表示“支持‘广州塔’(Canton Tower)这个命名。Canton 在国际社会更能代表广州,更具著名度。”网友“夜不归家booping”更直接,“广州人来撑广州塔英文名--Canton Tower”。
市政协委员耿树森去年就向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将广州新电视塔命名为“Canton Tower”。耿树森建议广州充分利用Canton这一无价品牌,统一城市标识,用外国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让广州真正走向世界,让世界更了解广州。耿树森建议广州集中宣传广为人知的Canton系列,扩大Canton的品牌价值。除了Cantonese(粤语)、Canton Culture(广州文化)、Canton Fair(广交会),最好还加上“Canton Tower(广州塔)”。
按照目前大洋网正在进行的调查,超过五成的人支持“Canton Tower”。
为何取名广州塔
世界高度前十名的电视塔,都以所在城市直接命名
俗称“小蛮腰”的广州新电视塔,终于有了“大名”———广州塔!9月28日,该塔业主广州城投集团公布这一正式命名。
广州塔建设耗时六年。其间,小蛮腰[1]、新电视塔、海心塔……各种版本的名字曾流传一时。最后取名“广州塔”,“纯”得像白开水、也淡得有点寡味。城投集团总经理卢汝生说:“‘广州塔’这个名字,胜在稳当!”
据悉,2009年,一场为新电视塔征名的活动曾热透羊城。活动共收到18万个应征名字,经过专家评审和公众投票,产生了10个备选名字,前三甲分别是:海心塔、南天柱和广州塔。
不过,不少市民仍觉得不够好。城投集团“慎重再慎重”,于今年4月邀请六所大学和专业机构,开展新电视塔名称创作活动。高手PK一番后,前三甲为:珠水云天、广州塔、粤海云珠。
然而,还有争议!9月,广州市社科院成为取名“外脑团”之一。他们调查几千名市民,得出“粤海云天”第一,“广州塔”第二的结果。
对比发现,无论是哪个版本,“广州塔”这个名字都占有一席之地。对了!“广州塔”最后胜出,便因为它的稳、正。
关于“广州塔”,中山大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电视塔属于公共领域命名,不合适采用“最佳选择法”,而应采用“最少错误法”,选择歧义最少的名字。简而言之,骂得最少的名字,就是最好的名字。目前世界高度前十名的电视塔中,70%都是用所在城市直接命名,比如多伦多塔、悉尼塔、迪拜塔等等。“广州塔”一名虽然“闷”,但胜在中性客观、绝无歧义!
折叠编辑本段政治经济
广州塔每天要偿还利息35万元
每天六千游客才不亏本
广州塔票价分三档:50元、100元、150元。算不算贵?广州塔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家添介绍:按此票价,20-25年才能还本付息。
黄家添说,广州塔总投资29.48亿元,其中城投投入30%,向银行贷款70%,一年需要还给银行利息1.3亿元,平摊到每天,需要支付利息35万元,再加上每天25万元的人工、水电维护费用,一天至少要60万元收入才能维持生存。参考上海东方明珠塔的运营模式,他们预计,广州塔未来的主要客流来自团队,团队票一般是散客票打个七折,即使每个人买的都是150元门票,也要每天达到6000名游客才不亏本。“我们的票价和东方明珠塔相当,算下来,大概20-25年才能还本付息。等我们还完了钱,一定减价!”
据悉,上海东方明珠塔2009年的游客数量约为350万人次,日均约1万人次。若广州塔与之持平,一年门票能净赚约1.5亿元。
门票分三档,哪档最开眼界最好玩 150元门票“性价比”最高
广州塔的三档票价,到底哪档的“性价比”最高、最笋?2010年9月28日,羊城晚报记者探营发现,还是150元门票最值得买。
“笋”之一:视野最开阔。150元门票可以上到84层、433.2米高的观光厅,100元门票可以上到66层、339.6米高的观光厅,50元门票只能到32层、162.8米高的观光厅。说视野,自然是84层最好,整个羊城尽收眼底。
“笋”之二:透明地板够炫。在新电视塔83层的白云主题观光大厅和84层的星空主题观光大厅,均有凌空伸出的“玻璃格子”,游客站上去,犹如悬浮在云霄,上下左右全部都是空的,够炫!而另外两种票则没有这种体验。 “笋”之三:够宽敞。83层、84层观光大厅都是环形的宽敞空间,里面站几百人都不觉得拥挤。而66层观光廊则犹如一个消防通道,站上百来人就觉得有点挤,拍照时镜头可能闯进几个“亲戚”。而50元门票只能到达32层,这意味着,不用上广州塔,找幢高些的商务楼,就能看到相类似的风景。
“笋”之四:世界上距离地面最高的邮局,就在广州塔的83层。在这里,你可以买到独一无二的“空中邮局”明信片,填好亲友的名字地址,往透明镂空的空中邮箱里一扔,过两天,你的亲友就能收到这独特的祝福。广州塔纪念邮票、广州塔折纸模型也是在其他邮局里买不到的专供品。
记者提前体验“高速电梯”“凌空观景”——“踏空”透明地板令人心颤
2010年9月28日,羊城晚报记者率先登上广州塔,体验新鲜。走出地铁三号线赤岗塔站的A站口,步行几分钟,便来到了位于西南角的游客入口。
刷票进闸后,就是安检口。“所有的饮料、水果、易燃易爆品包括火机,都不能带进来。”服务人员指引游客寄存。
走进宽敞的大厅,天花板上弧形的银白灯管,银白色的墙壁,洁白光滑的地板,让人忍不住联想起太空。
坐观光电梯了。电梯里光线柔和。大家忽然都不说话,似乎都在凝神体验这座高速电梯,气氛一时有点神秘。
电梯启动了,几乎听不到噪音,除了耳膜稍稍感到压力外,整个过程非常平稳。1分30秒后,电梯稳稳停在433米的高度。
终于来到观光层啦!只见窗外是360度的无敌风景,整个羊城都收入眼底。向北,珠江新城赫然在目,顺着全国最大的绿化广场———花城广场,西塔、博物馆、歌剧院等标志建筑犹如卫兵分列两侧;向西,二沙岛翠绿欲滴,星海音乐厅展现美丽的剪影,广州大桥、海印大桥、江湾大桥次第跨江;向东,珠江口仿佛就在眼前,琶洲会展中心傲然雄踞;向南,密密麻麻的住宅后面,是万亩果园的一片翠绿!
在433.2米高,看着玻璃地板下方的地面马路,车流细小如蚁,珠江在脚底蜿蜒,一向自诩“胆大”的记者,不禁有点眩晕……
塔顶跳楼机“十一”未开放 “观光球舱”等也尚在调试
国庆期间,广州塔会否爆棚?
记者了解到,由于餐饮和游乐设施无法在国庆期间开放,有耐性的市民,不妨等其它游乐设施都营业后,再来游个尽兴。
广州塔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家添介绍,10月起开放的功能区包括:A功能段(-5米至32米),主要为游客大厅、礼仪大厅、旅游商场、多功能厅和停车场;C功能段(147米至168米),主要为旅游观景区和休闲区;D功能段(334米至355米),主要为高空茶室;E功能段(428米至433米),主要为室内观光大厅。
而到亚运会前后,将陆续开放的功能区包括:B功能段(84米至116米),特效电影和高科技游乐厅;E功能段(407米至422米),旋转餐厅;450米塔顶平台、塔顶观光球舱、塔顶速降座椅。
有关人士提醒,假如国庆过来,由于设施未齐,可能连“叹”一杯咖啡都难实现,但现场有自动售卖机。而市民期盼已久的旋转“观光球舱”,目前尚在调试,惊险刺激的“速降座椅”则仍在海运途中,特效电影和高科技游乐厅、大小餐厅也还在招商……
如果太爆棚,会否限客?据介绍,广州塔不限客流,但门票仅当日有效,因此游客假如一窝蜂来到,难免要大排长龙。http://i7.qhimg.com/dr/200__/t01ead911d82c2170c7.jpg不因爆棚限客门票当日有效
交通:轨道交通:地铁3号线,APM赤岗塔站。公交:121路,121a路,204路,夜42路,旅游2线 赤岗塔站
饮食:83、84层有自动售卖机,饮料3-4元、零食2-6.5元不等,与外面一致。检票口外有啤酒屋,快餐约为20-30元。
随身物品:安检严于坐飞机,莫携带打火机等易燃易爆品、饮料、无线电遥控玩具、航空模型以及风筝等可升空物品;水果、宠物也莫携带。
营业时间:8时—23时,节假日可能延长。
门票:广州塔不限客流,但门票当日有效,一人一票,不可离塔再进。
收费:门票只涵盖观景费用。将来随着游乐、餐饮设施开放,都要另外收费。而要想上到最高的开放式观景台,必须另外付费购买“观光球舱”、“速降座椅”或者科普仿真厅门票,具体费用尚未公布。
折叠编辑本段设计灵感
设计灵感——创意来源人体髋关节
马克是荷兰一所建筑事务所的董事和总建筑师,他把玩着手中白色的“小蛮腰”“模具”,向记者回忆起设计“小蛮腰”的一切。
此前,马克在伦敦建筑联盟学院担任本科设计师,任职期间他从一名中国学生的口中得知中国正向全球征集新电视塔的设计方案,考虑再三后决定一试。每一次创作,马克总要观摩大量的自然界的图片,从中获取灵感。这次也不例外,“小蛮腰”的创意来源于一张人体髋关节的切面图。经过日以继夜的完善,终于完成了设计。
在马克心中,“小蛮腰”是与众不同的。“世界上的其他高塔都是从下面直接坐电梯到顶端,少了中间的过程,但这个塔不一样,在塔身中部也有不同的风景,以后还会在里面设置餐厅、电影院等场所。虽然它不是最高的,但却是唯一的。”
不光是塔身中间,即使是塔外围的钢管也有讲究。“其他塔的钢管是直的,这个塔外围的钢管是斜着的,这可以不遮住游客的视线,确保他们看到下面的风景。”
马克说,“广州塔原来的名字并不是这样,改名之后能更好地完成它的使命,让人一听就能对它有所了解。”
折叠编辑本段天气预警信号
2013年8月14日晚上20时15分开始,在“尤特”影响广州之际,“小蛮腰”利用塔身灯光变幻效果,发布了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这是广州市气象局首次利用广州塔试播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而广州塔也成为了全世界最高的气象预警塔。
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今年2月在广州塔上进行的第一次气象预警发布调试,此次台风预警的发布,灯光的调试已渐趋成熟。据了解,与上次试发布相比本次发布位置选择在广州塔的顶部较为“粗壮”的位置,更容易识别并避免形变,通过调暗背景灯光,使预警标志对比更强,更为易见。
据悉,广州市气象部门将充分利用广州塔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设具有世界先进、广州特色的广州塔气象科普综合基地,重点是利用塔身灯光发布气象预警信息使之成为气象预警塔,加强立体气象的观测使之成为立体观测塔,广泛开展气象信息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使之成为科普教育塔,对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雾霾天气的监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塔气象科普综合基地建设完成后将成为广州塔的一个新亮点,可更好地发挥出广州塔的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