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光中--贵州著名艺术家(贵州省贵阳市人)

分类: 尹氏名人 |
1979年8月,《贵阳五青年画展》在北京西单举办,左一位尹光中。
尹光中(1942-2020-2-20),贵州省贵阳市人,贵州著名艺术家。先后任士兵、工人、教师,贵阳画院专业画家。尹光中因突发脑梗及心梗疾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 20日10时逝世,享年78岁。尹光中是中国早期前卫艺术重要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曾参与创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未著名的‘贵阳五青年画会’,这个艺术社团是中国现代艺术启蒙重要的发韧者之一。尹光中不仅艺术造诣高、为人热情,而且善于发现社会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出来。此外,他还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常常通过文学、哲学、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故事循循善诱,以此来启发学生对绘画的热情,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他的创造性艺术理念和样式,以及对艺术的执着和激情,影响和激励了很多同时代的美术家,为贵州美术事业和贵州美术的影响力做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从小到大,他都是爱玩的小小发明家,小时候发明了幻灯片、电动机等;曾发明循环式烟气净化装置等国家两项科技专利;还曾获布拉格国际舞台艺术荣誉奖等荣誉奖项。
尹光中成名甚早,1979年8月作为北京星星画会成员参加对后来影响巨大的“星星画展”,是当时在北京西单举办的《贵阳五青年画展》主要画家之一。1985年参与北京人艺《野人》剧组美术造型设计,同年在京举办《华夏诸神一百例》砂陶艺术展。1986年与著名电影艺术家伊文思合作担任造型设计,该设计同年获布拉格国际舞台艺术荣誉奖。1989年,赴德国举行巡回展览,多件油画、砂陶和版画等作品由英、美、法、俄等国收藏。2002年,成立个人艺术工作室,运用阴阳说的哲学理念创造了逆象主义绘画。2009年,贵阳市美术馆举办1966-2009尹光中油画雕塑作品展;2011年,将伊文思代表作《雨》的电影片捐献给中国电影博物馆馆藏,获得中国电影博物馆公益事业贡献纪念章。2011年,尹光中与高行健、林兆华合作话剧《山海经传》,在该剧中再次诠释了华夏诸神;2012年,创作了《复活的裹尸布》系列作品;2012年,尹光中等七人在贵阳王伯群故居举行“跨界:贵州公益文化”艺术展;2013年,凭《复活的裹尸布》系列中的四十五幅作品,参加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中的《中国——未曾出现的声音》展览;2013年,创作《土画》系列绘画作品。2017年,举行“问道”——尹光中、陈红旗绘画作品联展。
尹光中是贵州艺术界冒出来的野生艺术家。他的艺术根植于云贵高原,具有顽强,蓬勃的生命力。作为"贵州艺术现象"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的作品就以其画面的张力、宏大的气势,自然纯朴的格调、奇妙的构思响誉京华、震动世界。我作为贵阳五青年画展的参与者,在现场就亲眼目睹了中外观众对他画作发出的由衷惊赞。著名电影大师伊文思拍摄的表现中国面貌的纪录片巜风》,在片头所采用的尹光中创作的"风神"沙陶,使他的作品永运地载入了世界文化艺术史册。
尹光中是一奇才、怪才、鬼才。他在艺术这一自由的王国天马行空,緃横骋驰,用贵阳话来说,搞那样,像那样(做什么成什么)。他画画、做沙陶、写小说、搞行为艺术、担任舞美设计、制作乐器、甚还申请科学发明专利。灵感一来,动手就干将了起来。他游刃于各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往往出人意料,而又出奇制胜。他的叙事能力很强,很会讲故事,当他绘声绘色的讲起他当兵、当老师的经历时,十分引人入胜。他又有表演的天赋,能活灵活现地扮演从乞丐到士兵等各种角色,令人忍俊不禁。他还能歌唱,当他用略带的沙哑的嗓子唱起四川号子和贵州民歌时,使人回到了那遥远的过去…
尹光中是一立体,有棱有角的艺术家。他善于观察,求知欲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在我与他相知四十多年的时光中,一直见到他不停的在艺术上进行新的探险,新的实验。到了晚年,他更敬畏自然,对天地万物怀有怜悯之心、民胞物与之情。我去年到他府上拜访,见到他客厅供奉的"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听到他播放的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他告诉我,除了画画,他不时读契诃夫等名家的小说,思考一些抽象的哲学命题。我心里想,光中已是得道之人了。他打通古今,融合了中外文化的优良传统,具有大家气象。
尹光中走了,但可告慰他英灵的是,他经历了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一伟大的改革与开放的时代。那是一个需要艺术天才和产生了艺术天才的时代。光中将他的艺术才华、聪明智慧、辛勤的劳作奉献给了那个有着热情,有着理想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