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投资感悟 |
仓位配置具有个性化,因人而异,即使同一个投资者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采取不同的仓位策略。仓位配置和投资者的喜好,抗风险能力和认知水平,还有投资人的收益预期有关。
至于什么样的配置是最好的,自己感觉最舒服,最安全,夜夜能安眠就是好的。当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的主观判断往往偏离事实,用我们的无知构建出一个能力圈,做出自以为是的决策,这是由我们当时的认知能力决定的。
仓位配置可以从不同方面来理解:
一、债券(现金)和股票的配置
格雷厄姆对防御型投资者的建议是25%和75%的原则,当“感觉市场已处于危险高位时”,将股票持有比例减少到25%;并在“感到股价的下跌以使其吸引力与日俱增时”,将股票提升到最大限度,即75%的比例。这种配置是比较保守安全的,我觉得具体操作上没有必要教条化,我遇到暴跌总忍不住加仓,经常是全仓股票,要是能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真是太棒了。
二、个股(行业)的比例配置,即分散和集中
有人会全仓一只股票,这是绝对的集中。这样的投资者有深研行业和公司的能力,而且有成功的案例在先,自信和魄力是有渊源的,我只能仰望,这种抗压能力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我最近学习基本面,就专门向这类投资者学习,他们对公司的分析绝对入木三分。有的投资者喜欢分散,几十只股票同时持有,普通的看法是分散风险,当然也分散收益。我采取中庸之道,其实还是偏向集中了,主仓H 股中两只股票占了70%仓位,其余两只占了30%仓位,我是慢慢整合到目前的配置,后续我想再次适度分散。A股只有很少量资金,但我配置十多只股票,这是区别对待的。我最初设定个股仓位上限是20%,但并未当做铁律来执行,我喜欢灵活一点。
集中和分散还体现在行业上,若是个股都在同一个行业,那也算是集中。
三、不同类型股票的配置。
按彼得林奇的6种类型公司股票: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隐蔽资产型以及困境反转型。还可以简单分为价值股和成长股。有的投资者擅长某一类型,有的喜欢大杂烩。无论哪一种,都是以投资者对公司的研究程度和确定性的概率来决定仓位的。
“市场择时和选股固然重要,但从长期来看,无人能准确择时,选股正确者更是凤毛麟角。资产配置是你实现成功投资的唯一有效手段。”没记错的话,《有效资产管理》这本书这么说,可见仓位管理的重要性。有效仓位管理是一个投资者成熟的标志,是对投资体系的整体把控。对普通的投资者来讲,合理的仓位配置不仅能降低风险,还能提高收益,还可以“双击”,资金利用率更加有效。个股遭遇黑天鹅,通过分散可以减少组合损失;泥沙俱下的市场,可以把现金(债券)转化成低估的优质股票,股市气势如虹时适时把股票转换成现金,两者都是规避风险的同时,又为未来潜在收益埋下伏笔。仓位配置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我们根据个人情况,在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前提下,构建最佳组合。5~8只股票组合是最适合我的,过度集中1~2只的能力和魄力我不具备,过度分散的繁而多又让我应付不过来,很没有安全感,缺少长期持有的定力,我的性格一向喜欢简而少,综合一下,那就适中。目前我感觉稍微“过度集中”了,需要继续优化,也许后来又是不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