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腊八
旧时寒冬多疫疾,庶民缺米少余衣。
鼠洞觅豆解饥饿,清水煮粥半碗稀。
而今盛世百味集,食不厌精恶油腻。
厚装革履御瘟邪,乐享太平忆往昔。
2024年1月18日,阴历二零二三年腊月初八。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华夏大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家家户户都要喝腊八粥,只不过风味不一,品种多样。有淡的,有咸的,有辣的,有甜的,有荤的,有素的。个中滋味,无不充满着无限的记忆回忆和感慨。
记得小时候,每到腊八节这一天来临之时,头一天晚上,爹娘就开始凑集一些谷类和豆类,诸如大豆、小豆、豇豆、大米、小米等等,就泡在水里,称之为泡发。单等腊八节的早晨,爹娘就摸黑起床,点火起灶,葱花姜丝肉丝爆锅后,添上一大锅清水,加上早已泡好的豆子谷米和白菜等料物,边烧火,边搅和,盖上锅盖焖一阵,直到熟了为止。一揭锅盖,热气腾腾,香气拂面,诱人馋涎欲滴。
据娘说,喝腊八粥,这是为了纪念朱洪武大帝。相传,当年朱元璋穷困潦倒之时,腊八这天,家中粒米皆无,饥饿至极,跑到田野沟边,挖掘鼠窝,最终找到了几捧粮食,多数是已经发霉变质的花生果和多种豆类。拿回家去,熬粥喝了,体力得到恢复。从此投军,直至坐上龙墩。之后,每到腊八这天,他都要喝一次腊八粥,并颁布腊八为大节。后来,喝腊八粥就传到了民间。
今天,我家的腊八粥,是这样做的,头天晚上,将花生仁、大豆、小豆、咸豆腐干、粉条泡好。清晨,熬制腊八粥,共用原料如下:花生仁、大豆、小豆、豇豆、大米、小米、粉条、五花肉、肥肉少许、葱花、姜丝、芫荽、咸豆腐干、白菜心儿、花生油、五香面、酱油醋、食用盐等等。经过葱姜末爆锅,加水加料,大火烧开,小火炖煮一个小时,然后出锅。
顿时,热气飘逸,满屋生香,喝一口,那叫一个滋润。哈哈哈......,腊八粥,就是今天的主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