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2023-04-06 20:17:20)
标签:

莱州

清明时节

作者苑芝秀

杂谈

分类: 诗配画
清明时节

清明时节雨滋润,春天有灵慰忠魂。 
缅怀英烈祭先祖,悲思泪洒不忘根。

举伞赶集踏水深,街上匆忙采供品。
借问海鲜何处有,老叟遥指村西门。

        今天是2023年4月4日,阴历闰二月十四,逢薛村集。
       雨纷纷。凌晨三点左右,开始降雨,雨势不大,伴有不小的南风,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早上赶集这会儿,雨下的特别滋润。采购节日用品和祭祀供品的人们,各自举着不同颜色的雨伞,匆匆忙忙,走出家门,顶风冒雨,踏水过道,从四邻八村向集市涌来。雨,一直下到下午四点多,转为毛毛雨,六点多钟方止。本次降雨,估计有30毫米以上,真可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是冬春以来的第一豪雨,对于小麦的生长和春季农林生产,极为有利。清明时节下大雨,五十年来不多见。农谚说得好:“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小麦中了举”,但愿如此吧。
       清明节。明天,即5日9:12:52,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既是节气,也是节日。清明至,阳气旺盛,阴气消退,生灵活跃,吐故纳新,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草木吐翠、万花争艳、蝶飞凤舞、百鸟歌唱、清新馥郁、春和景明之象。因此,清明佳节,不仅仅是一个庄严肃穆、缅怀英烈、祭奠先祖的重要节日,更是一个让人们走进大自然、贴近大自然、品味大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快节日。
       如何过好清明节,胶东半岛的莱州市城乡民间,还有不少的讲究呢。 
       祭先祖。一般是按照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以及固定的程序来进行。一般要求是,全家族15岁以上,在家或远归的男性家族家庭成员,于清明节前1-3天或拖后1-2天,相约在一个太阳落山前的时间,由家族之长率领,共同带上供品,如荤腥菜肴、时令水果、黄酒,香、纸钱、元宝、金条、冥币、纸扎物品等等,到得祖坟前,除草添土修坟,纸钱压茔顶。长者先要摆上供品,默念先祖功德,点燃三支锄杠棒香,插在墓碑前,或者点燃三股檀香,插在石香炉里。随后跪地,用树枝在碑前画一大圈,将纸钱等,慢慢投入圈内,边念悼边焚化。同时,还要不时的将一些燃烧着的纸钱,放到圈外,意为奖励鬼族邮差小费。待到纸钱等供品燃尽,随用几瓶黄酒,绕圈浇奠后,长者一声令下,一众跪地,共同朝向墓碑,磕三个响头。    
       自古以来,莱州民间,普遍对节日的生活安排,一直非常重视。  
       擀杂面。清明节当天的早饭,各家各户都要吃手擀杂面。所谓的杂面,是用小麦精粉,掺上一定量的大豆面粉,加上适量的温水及鸡蛋液,搓揉成面团,醒面半小时,使面团富有韧性和劲道。然后用一米多长的擀面杖,需要较强的臂力和腕力,将面团用力反复擀压,一压一拖一卷,听声音的节奏,就象是“处--处--大,处--处--大”,节奏感极强,一声接着一声。过些时候,面皮越擀越大越薄,边擀边往擀面杖上卷。等到面的两端,将擀面杖两头包了起来。这时,就要擀一阵,放开面皮,换卷另一边,继续擀,直到面皮薄如饺子皮为止。此时,将擀面杖上的面皮慢慢折叠在面板上,然后切成细细的面条,每根面条足有一米多长。
       做浇汤。 面条擀好以后,还要准备杂面条的配菜,当地称之为:浇汤。其配料比较讲究,需要准备一下品种,一般要有:嫩菠菜(切碎)、嫩韭菜(切碎)、凉粉或黑粉(切条)、莱州湾白蛤蝲(轻淖张口取蛤肉)、白蛤蝲汤(留用)、油条(切段)、鸡蛋液(搅匀)、桃花虾(盐淖)、猪五花肉、香油、花生油、葱姜蒜末,以及油盐酱醋和椒家料物。汤菜用料配齐后,先将白蛤蝲肉和鸡蛋液搅匀,盛盆备用。然后,炒锅中加入少量花生油,打开炉火,把油烧开,将蛋液白蛤蝲倒入锅中,用铲子摊成饼块,两面煎至金黄色,出锅备用。接着,放入葱姜蒜末五花肉和酱醋,煸炒出香味后,根据就餐人数,加入适量温水和白蛤蝲汤,撒上椒家料物,烧开。紧接着,揭开锅盖,放入菠菜、韭菜、凉粉、油条、桃花虾,二分钟出锅时,淋上几滴香油。与此同时,杂面条也已煮好了,分盛到碗里,再浇上刚刚出锅的汤菜,马上飘逸出一股,只有莱州西海民间,才有的浇汤异香。当你端起碗来,用筷子一搅,慢慢的送到嘴里,细细的一嚼,那个滋味,难以言表,那叫一个棒。早前听说,有的人端着碗,筷子一搅,两口就吞下了这一大碗杂面。有人问他:“一碗杂面下肚,感觉如何?”他说:“只觉得好吃,咽的太急,忘了是啥滋味了,反正是还想着再吃几大碗”。
       烤火醻。午饭和晚饭如何吃法?莱州人根据老传统,把清明节也叫作寒食节。这天的午饭和晚饭,家家户户,不开灶火,都吃冷食。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那就是,吃冷火醻(音:寿 shou)。火醻,也叫火烧或者火食,品种较多,有名吃杠子头火醻,有奶奶火醻,有圈圈火醻,还有鸡蛋发面火醻。过去,有条件的人家,都到街上的火醻铺里,预定一定数量的芝麻糖馅火醻、花生糖火醻、肉馅火醻、油盐火醻或纯面火醻。条件差一点的家庭,妈妈们就需要挽起袖子,自己动手,根据喜好,下功夫精制作各式各类火醻。然后,用自家的大饭锅灶,小火慢慢烙煿,出锅后也是香气扑面,诱人馋涎欲滴,品尝一口,其吃头和味道,更是不错。最最不能忘怀的,就是这种妈妈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回味无穷。记得五十五年前,那时我才十来岁,老娘亲就是自己动手,制作火醻。娘在锅上,每次放上十几个生火醻胚子,反复翻煿。我就在锅底下,慢慢续草烧火,还不时地抬起头来,看一看过来的火醻熟了没有。有时添的烧草不合适,从锅底门里咕咚一声,冒出一股浓烟,把娘呛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娘也不生气,只是小声说:“要少添柴草,小火慢烧,不灭火就行”。因此,我十多岁时,就熟练地掌握了煿饼烙火醻的技巧。
       煮鸡蛋。火醻准备好了之后,还要煮一盆鸡蛋,或者鸭蛋和鹅蛋,全家每人分得几个,等到中午和晚饭冷吃。另外,还要留出一部分熟鸡蛋,预备着给前来串门的孩子们。为啥要吃蛋,先辈们认为,鸡蛋在远古文化中象征着孕育生命,传说天地之始,混沌如鸡子,诞生了开天辟地的盘古氏。商朝始祖契的母亲,是有娀氏之女简狄。她就是吃了玄鸟之蛋而受孕,生下了契 。有《诗经  玄鸟》为证:“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远古五帝时期的一天,帝喾的两个妃子简狄和亲妹妹一起,在亳都旁的元邱河沐浴,突然,有两只玄鸟飞来,落到河边芦苇旁戏水。不多时,两只玄鸟叫了几声冲天而去,简狄姐妹二人,发现河边平滩上,有一枚鲜亮的玄鸟蛋,于是两人开始抢夺鸟蛋。简狄,强盗玄鸟蛋后,把蛋含在嘴里,撒腿就跑, 一边跑,还一边比划,不小心被枯树根绊倒,摔了一跤,鸟蛋竟吞下了肚子里,之后,竟然怀了胎,生下了契。后,契在长大成人,佐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实为商朝开国之君。 如今,这玄鸟究竟是鸡、是鸭、是鹤、是燕子,还是乌鸦,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是只能生蛋的吉祥鸟。
       大寒食。为什么寒食这天,大家都自觉的去吃生冷食物。听老人们说,这是为了纪念先贤介子推。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身为晋国公子的重耳,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几个贴身侍从大臣,流亡他国十九年。大臣介子推,不怕危险,不怕艰难,坚定追随公子,始终不离左右。安定下来以后,重耳回到晋国,登基称君,励精图治,成为历史上成绩裴然的一代明君晋文公。此时的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禄,毅然背着年迈的老母亲,偷偷地离开宫殿,走进了绵山,过起了隐居的生活。晋文公爱惜人才,曾经多次派出文武大臣及军队,分兵几路,找寻介子推及老母,最终无果。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诉了晋文公说,介子推隐居在绵山。晋文公立刻派出重臣,到绵山去请介子推。重臣几次三番的到介子推的茅屋,却始终见不到他的身影,无奈离开绵山回宫交差,并同时献计,用火攻法,从山的一面放火,逼其从另一面出山。晋文公觉得有理,立即组织实施。最终,山火熄灭后,介子推也未出山。等大臣将士们找到他的时候,只看到介子推背着老娘,两人已经被烧成木炭了,时间正逢清明节。晋文公大哭几天之后,感念介子推的忠臣之志,下令厚葬于绵山,并修祠立庙。同时,诏令全国官家与黎民,每年在介子推遇难之日,禁火寒食。当时,莱州湾南岸区域,虽然不属于晋国管辖,但不知为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寒食禁火的习俗,就传到了属于齐国的胶东半岛上了,延续至今。
      歇耕畜。清明节里,不禁包含着“清明”和“寒食”,还包含着“末合”,可谓三节合一。据说,末合,过去是专门为农耕和运输的大型畜力所设,诸如老马、老牛、老驴、老骡等等。记得,大集体的时候,到了清明节,社员们是要放假三天的。此时,生产队里的老牛老马等大牲畜,也放假,不再耕地和拉车,让它们尽情的休息一下。期间,不管队里的活有多忙多紧,任何人不得随便使用它们。畜力休息时,饲养员们,还要特意的昼夜照顾好它们,给它们多加好草好料,诸如麦麸皮、高粱粒和玉米粒等等,以便使它们养足精神,蓄足后劲,节后大干。这就是干活连轴转,累的实在抗不了时,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叫做:“老牛老马,还能歇个清明末合来”具体体现。
       祭扫烈士墓。清明节当天的早晨,早早地吃完杂面以后,学生们便换上节日盛装,或者崭新的校服,兜里装上不多时出锅,还热乎乎的鸡蛋,高高兴兴地到学校集合。有老师带队,举着红旗,抬着花圈,来到庄严肃穆的烈士墓前,会同社会各界人士,举行祭扫仪式,各界代表纷纷致辞,悼念先烈,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聆听老战士宣讲红色故事,使少年们幼小的心灵得到升华,立志学习先烈精神,崇拜先烈品德,掌握本领,为国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风雨薛村集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香饽螺和白蛤蝲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虎蟹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莱州湾特产:文蛤(大花蛤蝲)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鲜鱼(武昌鱼)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鲍鱼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嫩韭菜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嫩黄瓜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凉粉(黑粉)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油条(麻糖)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熟土鸡蛋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莱州湾特产:桃花虾(红虾)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杂面条配汤菜(浇汤)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杏核蟹(当地名:钳钳芈、芈子)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寒食用火醻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节日用酒
身边情景:508.清明时节
酢浆草花
 
(图文系原创,作者苑芝秀,编辑整理发布于2023年4月4日22: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