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传说
秋后播撒一粒子
冬前萌发万顷绿
霜雪寒冰炼体魄
风雨雷电铸金玉
小麦,是整个地球人不可或缺的粮食作物,其重要性,人人皆知,不言而喻。粮食作物之中,唯有小麦,是经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磨练而长成,可以说是九滚十八跌,粒粒皆辛苦,一穂成熟,来之不易。
说起小麦,在胶东地区,先民们历来对其十分重视。如同人类一样,也有它的生日,是每年的正月廿一日。这天清晨黎明时,家里的老人们,就早早地起床,来到大门外,查看天况,如:是否有风,风力大小;是否晴天,天上有无星星闪烁;是否阴云,有无雨雪;太阳是否按时爬出山头,有无云盖雾遮,等等。如果是晴天、无风、旭日东升,就预示着今年的小麦生产,必定有一个好收成好年景。反之,则收成不会太如意,到时粮米就会欠缺,或造成歉年。等到中午,家家户户,都要焚香、烧纸钱、上贡品。全家还要吃面条,庆贺小麦诞辰日。小时候,我们就好奇,总是缠着家里的老人们,追根刨底的询问:“小麦的生日,为什么是在正月廿一,而不是在麦子发芽的时候呢?”老人们就乐呵呵的,然后不厌其烦的说:“好好好,别着急,我给你们讲一讲,我的老祖宗的老祖宗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吧。”
这个故事,名字就叫《狗与麦子的传说》:
话说在那很久很久以前,也不记得是哪朝哪代,就已经有了麦子和谷类作物,人们也不知道它们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它的生日时辰如何。但是,只知道小麦和谷物及豆类都是高产作物。据说,它们的每一个叶腋里,都会长出一支硕大的穗子来。也就是说,每一棵小麦至少能长五、六支穗子。因此,人们的粮食食物十分丰富,简单播种一下,就足够全家吃的,一年下来还绰绰有余。由此,浪费粮食的行为,比比皆是,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有一年的夏收之时,玉皇大帝,忽然心血来潮,要亲自到五湖四海走一遭,巡访天下,体察社情民意。于是,他摇身一变,化作一个要饭的叫花子,不要百官跟随,独自一人,来到中原大地,现身民间。到的野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田野里面,好多已经熟透了的小麦,没有人来收割,任凭鸟虫糟蹋,风刮雨淋,发芽发霉,腐烂变质。甚至路面之上的坑洼,都是用粮食充土来垫平的,如此的浪费粮食,特别是糟蹋粮中之宝--小麦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真是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叫花子模样的玉帝,蓬头垢面,破衣烂衫,撒着草鞋,一瘸一点,拖着打狗棍,来到一户百姓的大门外,仔细打量了一下里,黑漆大门,雕花门楼,院墙高高,比较气派,一看就是殷实人家。两扇大门半掩着,玉帝探头向里张望,只见这家的院子挺大,青砖铺地,有正房五间,白墙灰瓦,雕花格子窗户,明柱磨砖,屋脊高大。东西厢房,各有三间,一砖到顶,布局巧妙。
这户民舍,属于传统的四合院。再往里看,正屋两边窗下,各有一棵枝干苍虬的老石榴树,花开正旺,赤红一片。天井里面,有一张饭桌,几个小凳子,桌上放着两个盘子,分别盛有吃剩的熟肉和烤咸鱼。有几个空饭碗,有一个笸箩,盛着几张圆形的烙饼。大老远就闻到了香喷喷的气味,这是新麦面烙饼所散发出来的,十分诱人。
饭桌旁边,有一个小男孩,还有一条小土狗,正在嬉闹。土狗看到有叫花子来了,顿时嗅到了仙家气味,不咬不叫,离开小男孩,飞奔到叫花子面前,一双前爪扑地,两条后腿站立,一个劲的跪拜磕头作揖。玉帝暗暗发笑,蹲下身子,伸手抚摸了几下土狗的小脑袋,小声说:“你这小东西,还真灵精,难道尔已经知道我是谁了吗?”说着,边打量向院子四周,边向里走,边吆喝:“东家,我好饿啊,请赏给我一口饭吃吧。”随后,几步来到小孩跟前,低头一看,不得了啊。
这时,小土狗就像着了魔一样,回过头去,几下蹦到正屋门前,对着门里:“汪汪汪,汪汪汪”的叫了几声,似乎在说,主人啊,这可不得了,玉帝来到咱们家,赶快出来接驾吧。与此同时,玉帝看到小孩的脖子上,挂着一张大薄烙饼当肚兜,屁股底下,还坐着一张蒲团大小的发面饼。玉帝顿时怒发冲冠,但瞬间又考虑是小孩不懂事,自己拿来玩的,不便发作,因此,把火气压了下去。
就在这时,孩子的母亲,听到狗叫,从里屋迎了出来,一看是个要饭的,啥也不说,急忙走到桌子旁,端起盛饼的笸箩,快步走进屋里,放下笸箩之后,回来站到了屋门前。玉帝上前打躬作揖道:“大嫂子,行行好,给口吃的吧,我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真是饿坏了。”孩子他娘不假思索,张口就说:“你这要饭的,毫无道理,也不打个招呼,就随随便便的闯进来了,成何体统?再说了,你来的也真不是时候,刚才我把吃剩的两张饼,一张给孩子当了肚兜,一张当了蒲团。你要是真饿的话,石榴树下那狗食钵子里,还有几块饽饽,不嫌脏就拿去将就着吃点吧。”
玉帝听吧,虽是火冒三丈,但仍然压低声音,对着孩子他娘说:“你这婆娘,说话做事欠道理,胡乱糟蹋粮食不说,还没有一点善心可言,这是要遭天打五雷轰的啊。”婆娘一听,上前撒泼,拿起打狗棍,抬手就打要饭的。玉帝见状,一着急,立马就现了本相,随即,化作一道金光,嗖地一声,就地一蹲,冲天而去,顿时踪迹不见。
出的四合院子之后,来在原野林下,评定了一下心神,思虑再三,自认为还要继续查访下去,不探出个究竟来,决不回宫。于是,玉帝这次变化成伤残老人,拄着一根发黄的毛竹杆,连续查访了若干地方,若干家庭,其结果是基本一样,只是大同小异罢了。所到之处,皆是自私自利,尔虞我诈,欺上瞒下,既无敬畏天地之心,也缺感恩行善之情。
到这时,玉帝真正才感觉到现实的凡间,普遍存在着善心缺失、糟蹋粮食,道德沦丧的问题,不是个例,并且十分严重,如若任其下去,不加教化,不加严惩,天理难容。玉帝在充分掌握了大量的凡间实情以后,决定返回天庭,传旨行事。
玉帝返回天庭以后,当即驾坐凌霄宝殿,召集文武仙卿,速到宝殿议事。很快,众神仙到齐,文左武右两边站。玉帝愤怒,怒怒不可遏,大吼一声:“反了天,真是反了天啊。”众仙惊诧,齐声高呼:“陛下息怒,有何大事,我等承担。”随即,玉帝把凡尘私访之事,简单明了的说了一遍。仙卿一听,顿时犯了难,凡间大多如此,法不责众,这事着实不好办。玉帝说:“哪位卿家有良策?”众仙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始终拿不出个好办法,玉帝不悦。
这时,班中闪出太白金星老倌:“启奏陛下,我有一法,不知可行否。”玉帝道:“奏来听听吧。”老倌道:“其一,对于不加珍惜食物,肆意糟蹋粮食之事的应对办法是,于某月某日,可派十万天兵天将,趁着夜晚,偃旗息鼓,各施法宝,无声无息的将天下所有成熟未收之麦子,以及各家各户已经入库的小麦种子,一粒不留的全部收归天仓。其二,请玉帝传旨,敕令四海龙王,于某月某日起,三年之内,不得私自降雨,逼迫大秋作物干旱而死,颗粒不收。饿他三年,以示惩戒。其三,对于缺乏修养,缺乏诚信,缺乏善心,缺乏道德,不敬畏天地者,要进行训化教养。办法是,封皂神一位,常年派驻凡间各家各户,按照天规条款,悉心教化天下百姓,以达到敬畏天地,向忠向善,勤俭持家,崇尚道德之效果。”
玉帝听后,略加斟酌,曰:“准奏,传旨速办。”就这样,凡间的小麦,包括所有的五谷杂粮,一夜之间,神不知鬼不觉的从田野和仓库里消失了,只剩下满地的秸秆和杂草,还有半拉亩大豆苗,其状惨不忍睹。至于这些大豆,并不是特意留下的,是因为东方欲晓,雄鸡已唱,天兵天将奉旨鸡叫头遍,必须返回天庭,因此,没来得及铲除这点大豆,或许也是天意吧,这就叫天无绝人之路。这一疏忽不要紧,却保留下了大豆的原始模样,这就是从根到梢长满了豆角。
这样一来,由于粮食和麦种统统消失了,田野里只剩下一些野草,不多久,人们的日常生活就不好过了,只能采集些榆树叶和草籽,挖掘草根,剥取树皮,用来吃充饥填肚子,苦不堪言。龙王奉旨,不敢降雨。雨水没有了,河道断流,湾底朝天,无水可饮,草芽难发,遍地旱的冒烟。不到半年的时间,百姓们就已经被饿的,只剩下三根筋吊着个头了。至此,大多数的黎民百姓,仍然蒙在鼓里,他们始终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灾难。
为了消除灾害,他们还经常择取好日子,成群结队的聚集在一起,焚香烧纸,跪拜磕头,以祈求天地,早显神灵,施恩救急。不知什么时候,金星老倌,已经乘着五彩祥云,停在半空之中,像高音喇叭一样,向百姓们宣读了圣旨,讲明了此次灾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宣读完毕,拂袖而去。听罢,百姓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毛病出在自身啊!”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顿时瘫倒在地上,哀嚎一片,凄惨至极。
就在这时,只见人群之中,蹿出一只小土狗,瘦的也是皮包着骨头了。它,看到老倌驾着彩云,向南天门飘然而去,十分着急,跟着向南跑了下去。小狗知道,只有跟到天庭凌霄殿,亲自向玉帝求情,或许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因此,狗狗决定,一定要舍得一身剐,上天走一遭,誓死报答家主的养育之恩,要回一些麦种,也为凡间黎民尽点忠心,助上一臂之力,解除苦难。于是,狗狗饮饥挨饿,踏上了登天之路。
一路之上,狗狗忍饥挨饿,越过九百九十九座险峻的大山,趟过九百九十九条深壑的干河。机智的躲过了象狮虎豹攻击,勇敢的破解了豺狼蟒虫的围堵。但也有几次,差一点就命丧黄泉,危急时刻,冥冥之中,好似有一股神秘的力量,给以保护,才躲过一次次的劫难。一路之上,可食之物,少得可怜。仅仅靠着偶尔找到的臭鱼、烂虾、或者捕捉半死不活的地老鼠和野兔充饥,才得以保住了性命,历经一年多的时间,终于看到了南天门。
乍一看,南天门很矮,不像传说的那样高不可攀。由于营养不良,爬着爬着就没有劲了。抬起狗头看看,还是那么矮,还是那么远,但就是很难攀爬。其实,这就是至今们常说“狗眼看人低”的缘故,所造成的视物错觉。
原来,在狗的眼里,一切高大的物体,包括人及其他大型动物,都很渺小。这正与牛眼相反,人们也有个说法,叫做“牛眼看人高”。在牛的眼里,人及其他物体,都高大无比,可以说是顶天立地。因此,牛看见不满三尺的小孩,也感觉高的惊人,十分害怕。
闲言少叙,接着再说这只小土狗,历尽千辛万苦,使出吃奶的力气,假借着当初玉帝摸头之时,无意之中,所赋予的一些能量,刚刚爬到的南天门外,看到了守门的玄天神威大将军,只吓得一下子就瘫倒在地,没有了气息。守门大将军,见到一条死狗,躺在门前,拉开姿势,抬起右脚,正准备一脚将其踢下南天门去。
事有凑巧,哮天犬跟随二郎真君,奉旨执事归来,也要进南天门。一看大将军要踢同类,顿起怜悯之心,来到狗狗跟前,低头一嗅,感觉尚有微弱呼吸,确定还没有死掉,连忙打躬,说:“大将军高抬贵手,脚下留情,这是我那个凡间的亲戚,特为来此,找我有要事相告”。大将军看在二郎真君的面子上,也是满脸无奈,摊摊手,摇摇头,思虑一阵,随即说道:“既然这样,那好吧,有真君做主,就请哮天将这狗狗带进去吧”。
哮天犬谢过大将军,搬起狗狗,向着寓所飘然而去,转眼到了斗牛宫。哮天犬将土狗放到蒲团之上,立刻为它灌下一大碗金丹汤水,霎时间,就听到土狗的肚子之内,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不大的功夫,土狗打了几个喷鼻,睁开了无精打采的双眼,傻呆呆的看着跟前的哮天犬。哮天犬一看土狗醒过来了,眉开眼笑,说道:“是我救过你来,别害怕哦,咱们是一家子,你先好好休养一下,我去给你弄点吃的。”
说着,走出去拿回一块牛肉来,让土狗慢慢的吃了下去,加之之前的金丹使了劲,顿时,疲劳全无,恢复了体力,精神抖擞了起来。此时,哮天犬见土狗已经恢复了体力,便询问其从哪里来,到天庭干什么。土狗回忆了一下,之后,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的进行了详细汇报。最后,土狗说“人命关天,狗命关天,一切苍生之命,都关天啊。就是没法办,多少给一点小麦种子也行啊”。
天犬听后,感觉挠头,说:“我认为此事绝对难办,必须恳请我主二郎真君,出面帮助,向玉帝求情,才可能有一点点希望”。于是,哮天犬就遛进宫内,对真君道出了真情,哭求从中帮忙。真君听后,最初也觉无能为力,稍加考虑,便有了主意。说:“我看先这样办,其一,今天,我先去各殿走一遭,拜访各位老仙官,通融一下情况。到时好让他们帮助说话,给与支持。其二,你秘密的带领土狗,绕着凌霄殿转一圈,悄悄熟悉一下天庭环境。其三,到明天早朝,你去凌霄殿正门外远处值守,一定要全神贯注殿内外情况变化,以防不测”。
真君交代完毕,放下手中的兵书,边说边走了出去。真君出去以后,哮天犬领着土狗,开始熟悉天宫的环境。这土狗,初登上界,乍入天堂。就如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所看到的情景,真是一模一样: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时间飞驰。只见那凌霄殿,碧沉沉,琉璃造就;明晃晃,宝玉妆成。原来,这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宫,乃是遣云宫、毗沙宫、五明宫、太阳宫、花药宫等等等宫,一宫宫脊吞金稳兽;又有七十二重宝殿,乃是朝会殿、灵虚点、宝光殿、天王殿、灵官殿等等等殿,一殿殿柱列玉麒麟。
不觉已是翌日黎明,真君在朝圣前,先把哮天犬和土狗唤到跟前,对它们进行了如此这般,精密细致的交代,以防出差错出纰漏。然后,各自行事去了。
且说,旭日东升,钟鼓齐鸣,众家仙官,齐聚凌霄宝殿,奏议天下大事。真是:金钟撞动,三曹神表进丹墀;天鼔鸣时,万圣朝王参玉帝。山呼已毕,龙椅之上,玉帝传旨:“众家仙卿,有事出班呈奏,无事准备退朝”。正在这时,只听得宝殿外,传来阵阵鼓响声,还伴随有喊冤之声。玉帝立刻问道:"请值守元帅,速速查清,外面是何方妖孽,敢上天庭击鼓喊冤?"
顷刻之间,元帅回禀:“陛下,这是凡间一土狗,因饥饿不堪,而击鼓喊冤。”玉帝传旨“此等小事,不必殿议,赏它两块牛肉,赶出天门。”元帅领旨照办,然后,揪住土狗的顶花皮,将其扔向南天门外。等待已久的哮天犬,突然看到半空之中,滚来一颗不大不小的绒毛球,随手接住,哎呀,还真是自家所谓的亲戚小土狗。
说时迟,那时快。哮天犬抱着土狗,一个跳跃,冲到了玉帝脚下。磕头如捣蒜,说道:“陛下开恩,它不是一般的凡间土狗,这是陛下的旧相识,也是天犬小臣的凡间远亲,万望陛下恕罪。”玉帝睁开龙目,略微一瞧,果然凡间那只懂事的小土狗,只是折腾的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了,随口说了一句:“好可怜噢,是什么人这么狠心,竟敢将你糟蹋成这个样子了,说出来,寡人替你撑腰。”
于是,小土狗气喘吁吁,捡着好听的话,声音低沉的说出了凡间的遭遇。土狗还着重讲述了凡间狗狗们,绝大多数已经饿毙,逃过命来的也是半死不活,最终可能性命难逃。还有那些飞禽走兽,大多饥渴而死,所剩无几,惨不忍睹。众天官听后,面面相觑,纷纷为这土狗求情。玉帝,手捋龙须,若有所思,向着土狗问道:“小东西,若回凡间,你有什么要求?”
土狗见问,不敢侈求,只是磕头作揖,之后弱弱的说:“请陛下开恩,不敢侈求,倘若能赏给我一点小麦种子,一点五谷杂粮的种子,最好再降一点甘霖,能使沟湾有点水,就足够了。”玉帝听罢,面向众天官:“众卿意下如何?”。天官齐诺:“还请陛下定夺。”玉帝说:“这小东西,确实是我的老相识,经受了如此磨难,居然还活在世上,真是难为它了,今封它为七命土狗。对于所准奏之事,可以网开一面,予以解决。有关粮食之事,我看这样办理吧,开库赏它头等麦种十斗,稻子、谷子、黍子、高粱、玉米、花生、豆类等等杂粮,各两斗。让还活着的凡间土狗,吃顿饱饭吧。”
土狗与哮天犬一听,立刻倒地磕头,谢主隆恩,山呼万岁。玉帝接着说:“谷神后稷听旨:赏粮之事,由你承办,除花生和豆类保持原态之外,其他所有种子,出库时,一律对其施法,废除一杆多穂,从今以后,一棵秸秆,只准结出一个穂头。”谷神接令,应声而去。玉帝再向哮天犬传旨:“明天日出之前,你负责带上一石牛肉干,护送土狗,押解种子与食物,安全抵达凡间,不得有误。”天犬接旨唱喏:“遵旨!”
第二天三更时分,哮天犬统帅天兵天将二十员,带上土狗,驾驭驷乘马车两架,上面装满种子和食物,直奔凡间。天兵神速,不到一个时辰,众天兵下的南天门,悄无声息的来到凡间,真是人不知鬼不觉。卸下种子和食物,安顿好土狗,哮天犬向土狗耳语叮嘱了几句后,土狗千恩万谢。尚不明天,哮天犬一行,即此告别,朝着南天门,风驰电掣而去。
一大早,太阳刚露头,土狗便找到了凡间尊者名人等,讲述了历尽千难上天庭,冲破万险求麦种的艰难过程。土狗最后说:“这些小麦和五谷杂粮种子,我一点不留,请尊者们统统均分到各家各户,不可声张,需要秘密进行。”众人感激救命之恩,纷纷向土狗作揖致谢。并承诺:“从今以后,每逢新麦收获之后,蒸出新面饽饽,烙出新面锅饼,必定让七命宝犬先尝头一锅。大年三十,家家户户还要设宴请狗入席。”大年三十请狗的传统习惯,胶东地区一直保留至今。麦种分到各家各户,时逢正月廿一,因此,民间便把小麦生日定在了正月廿一。每到这一天,都要吃白面面条,庆贺麦子生日。
时间如闪电,转眼到了三月三,在凡间,这是个“葫芦吊瓜泥里钻”的时刻,也就意味着春耕备播开始了。这天,玉帝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当初许诺了土狗,答应为它降一点雨水。于是,马上传旨西海龙王敖闰:“三月初四,为凡间土狗降雨。拟在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三十八点。不得有误。”龙王接旨而去,遵旨行事不提。
单说,当初那羞辱玉帝的小孩母亲,因长时间的缺粮少水,形体干瘦,破衣烂衫,已经形同乞丐。她一看天要下雨,马上拿出脸盆,准备接一些雨水备用。就在这时,突然一声霹雷,天空中降下一个火球,直冲她的面门而去,瞬间倒地不起,不省人事。冥冥之中,她听到半空中,有人说话:“玉帝旨意,留她性命,直到把小孩抚养成人以后,看其修为如何,再议。”真就遭了天谴,从此,她变成了半哑。
此事传扬开以后,人们普遍受到了很大触动,加之灶君的教化,思想观念有了大大的改观。他们开始学习做人之道,悔过自新,自我约束,敬畏天地,惜粮如命,行善积德,讲究仁义礼智信。对于每一点改观,皂君都十分重视,详细记录在案,准备上天言好事。
再说凡间,有了种子,有了雨水,他们抓紧春耕春播,经过精心管理,当年,五谷杂粮获得较好收成。秋分之后,播种了麦子,到第二年夏季,小麦又获得了大丰收。人们,欢天喜地,舂米磨面,煎糕蒸馍,煮酒摆供,载歌载舞。人们,跪地敬拜,敬天敬地敬神灵;叩首唱颂,颂雨颂麦颂土狗。这个仪式,最终成为隆重的民间节日--看麦后,胶东地区一直延续至今。
这正是:缺德失善心难安,毁粮弃米祸无边;知书达礼继世长,敬天崇地传家远。
(图文系原创,作者苑芝秀,编辑整理发布于2023年2月27日12:3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