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晖:中华诗世界[散文诗]精选

标签:
李朝晖华诗视界散文诗 |
分类: 散文诗 |
本期诗人:李朝晖
【诗人简介】李朝晖,男,67年生于陕西蓝田,长于青海西宁,现为中学高级教师,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大通县作家协会理事、副主席。先后在《绿风》《岁月》《诗刊(下半月)》《诗潮》《辽河》《天津文学》《青海湖》《星星•散文诗》《鹿鸣》《躬耕》《中国土族》《朔风》《散文诗》(上下半月)《散文诗世界》《青海日报》《伊犁晚报“天马散文诗专页”》等百余种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诗歌、评论、随笔和散文诗作品近千首(篇),有作品获“锦绣邻水杯”中国散文诗大赛三等奖、中国·开封“全国咏菊诗歌创作大赛”银奖、“芷江和平城·全国网络征文大奖赛”二等奖、“我爱循化”有奖征文诗歌类三等奖、“诗意青海·放歌夏都”诗会诗词作品征集评选二等奖、
作品欣赏:一盏林恩茶汤连接诗与远方(组章)
《一盏林恩茶,有意象醉意抒情》
且慢,且慢,且听风语。
且让我抛却杂念,把一滴沧浪之水,与梅岭的一朵白云一起深爱,让草木的咏叹,寄放在一枚林恩茶叶尖。
然后有一粒阳光走出,守护鸟鸣的清脆,精心描画红尘。
天地日月被一株茶树养育,在色、香、味中,赋予我的想象辽阔空间。
那一座山,那一条溪,那一垄翠绿,那一位采茶姑娘,那一曲悠扬的采茶谣,于一掐、一提、一放的流畅里缱绻。
谱系指向林恩,独享宁静之后的顿悟,生命韵脚写下不卑不亢不忧不喜的安详,淡泊而致远。
时间流动,有甘爽留存。
诗语,茶禅,传奇在一盏茶汤中弥漫。
翻开册页,优越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气候,造就高品位。
众多故事悟透光阴的流转。
谁人来阅读烟岚?情境的曼妙辗转腾挪。
而我已端坐茶台前,冲一泡林恩茶,洗茶、闻香、品茗,邀两三知己共饮,一曲高山流水的古典,有隐喻激活听觉、视觉、嗅觉与味觉。
沉浮、舒展,端起、放下。
唇齿间,可以噙一方山水回味悠长。
伏笔尽情释放,淬炼存储的时光,频繁出现的意象,破解一枚茶叶的经纬。
鲜醇,形而上的词根深入脉络,婉约欲说还休的音符。
《一盏林恩茶汤连接诗与远方》
一枚林恩茶的词根连接诗与远方,阳光迁徙进叶片,清脆里有可以触及的百转。
纵笔提神,留下摘要:采摘、杀青、揉捻、烘焙。
存储的顿悟令岁月叹服。
美学原理丰盈,需要侧耳聆听凝神注视,该有一种荣耀前来匹配,有时光作证,神清气爽的厚积薄发。
诸神刻意遗漏的细节已是另辟蹊径,或彼此重叠。
宁静与神秘,刻画山水意境。
时间布景,尘世入场,剧本足够矜持。象征由梅岭出发,或有所感,或无所感,一盏茶汤里,许下一个愿想。
可以为我预约一场愉悦,柔情直抒胸臆的色调。
一座茶山,流动雾霭。
念想走进古茶树叶尖,契合云聚云散的自在,收下诗句韵脚。
茶汤正在为我招揽隐喻,色泽完美呈现,平仄却是禅定,由引言开始,以人间烟火的真谛,体验林恩茶文化魅力。
可说一枚动词,可说一枚形容词,只把一枚名词攥在掌心。
笔画留下的骨相自是风情万种,翻开一页故事,高山流水找寻到知音,茶香里有抵达的理由。
得到想要的答案,何须张扬,与俗世无争
《所有赞词,都向一盏林恩茶汤集结》
管弦丝竹,所有赞词都向一盏茶汤集结。
谁人来排序组合,说出珍藏的欢欣。
气韵相合里福泽味蕾,其中的关联,却是与林恩茶有关,剔透的筋骨收藏阳光的影子,俯视人间烟火。
接受水的直抒,所谓至清、至醇、至真、至美,所谓口有余甘、齿颊留香、心有余味,且由暖杯、洗茶、注水、浸泡、出茶、品味呈现。
君子之饮,适合比喻。
旋转的,轻盈的,最后沉静的,以草木完成天地人三合。
修辞可以婉约,可以利落。
可以加重句与句之间的勾连,陈述逍遥与自在。
可以参悟俗事,打通郁结的脉络,于千年的风花雪月里情缘相守,叠加诗意的平仄。
话题停留在梅岭,情节与时光交流,已然沉醉。
读一部茶经,品一盏林恩茶。
自有说辞回归山水词条,落尽俗世尘埃,却把时间填补空间,烘托茶汤的精致。等待接纳,把想象切入,唤醒蛰伏的光阴。
需要虔诚,需要留白,自有惊喜不断,写下众多已被证实的文字。
(第七届“林恩杯”茶言茶语诗歌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