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书包》教学设计学习资料

(2019-01-30 16:40:35)

《小书包》教学设计学习资料

【解读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力求把识字贯穿在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课标》还把书写提高很高的位置,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材简析】

 本课由6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等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具,被编进了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小书包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学习目标】

 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字等方法,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认识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本、书”5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3、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朋友,每天它陪我们一起上学。放学之后它陪我们一起回家。它帮我们带好了学习用品。它就是我们的——小书包。(板书课文题目)

2.复习词语。

 (1)认读字卡。

 (2)扩词练习。出示“尺、本、刀”。给这三个字组两个词。最好不重复。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过去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起到以旧带新的作用,并促进课内外知识的贯通。

二、学习韵文,随文识字

1.教师范读韵文,对学生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1)学生自由练习读韵文。

 (2)指名朗读,随机评价指导。

 (3)小组内互读韵文。

 (4)对照生字表在韵文中画出生字或自己不理解的词。(生字用“圆圈”画出来,在不理解的词下面画“横线”。

2.说一说:这篇小韵文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1)学习第一句话。

“宝贝”指什么?为什么称为“宝贝”?

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句话。

这句话讲了什么?

学习“课”字。“课”是左右结构的字,上课要用语言来交流,

以是“言字旁”。

这些是小书包里“宝贝”的代表,其实还有好多“宝贝”,我们没有说出来。你们能用书包里的其他宝贝来替换这句话吗?(给学生创造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3)学习第三句话。

这句话说了什么?

“静悄悄”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那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是“静悄悄”的?

预设:夜里静悄悄。大山里静悄悄。大人没回家,家里静悄悄。站队时要静悄悄。

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句话。

学习“早”字。出示图片,体会日出的时候就是早晨。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早”字。

学习“校”字。“校”是左右结构的字,是形声字。

这句话讲了什么?

指导朗读。

3.齐读韵文。

4.做课间操。

设计意图:通过随文识字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识字方法,采取多种方法朗读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创编体会用语文的乐趣,实现教学目标。

三、实践操作,有序表达

1.教师引言:小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我们的好宝贝。你们会使用这些宝贝吗?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写字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两者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组成部分。那么怎么将小学低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上好,让学生能够掌握识字技巧,写字方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我从导入课题、读文识字、巩固练习三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兴趣,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我往往有这样的感觉,当一节课我的引入引起了学生兴趣,那么那一节课上下来的效果就要比较好,感觉学生也比较配合。

2、学中维持兴趣是关键。为了让学生在教学中保持兴奋状态,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生字,把生字与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在《小书包》一课中,生字多数是学习用品中的名字,就这样将识字和生活相结合,孩子们学的更快。

3、巩固时强化效果是保证,经过大半节课的读、背、识、记,学生已基本上认识了生字,为了强化学习效果,又使学生不至于失去兴趣,我主要采用竞赛的形式如:比一比、小组和个人赛一赛、贴一贴等游戏来进行巩固。大纲明确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鼓励学生用多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汉字,不要千篇一律。因此我在教学中坚持先让学生先学基本字,教好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见的偏旁部首。当学生有了这些基本的知识后就可以自己分析字了,学起新字来也比较容易。我总结了一下,学习新字,学生喜欢用以下几个方法: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如:青蛙的“蛙”同“挂”联系起来,换偏旁识记。“比较对照”,往往在一篇课文里有许多形近字,如青、晴、情、清、请”它们是带有同一种字的一族字,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举一反三,很快掌握了字形。

二、加强写字训练也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等良好习惯。写字教学必须“从扶到放”引导学生独立观察范字,分析字的写法,在学习写字之前,正确的书写姿势是其为重要的一步,坚持让学生做到三个一:胸离桌边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眼离桌面一尺远。教师还要做到随时提醒,随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写字姿势。有了正确的书写姿势后我让学生先认识田字格和书写各种笔画的名称,在这些基础上再教学生书写就轻松多了。在教学生书写生字时,我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A、分析字体,如:书写“书”字,先让学生用手画空该字的笔顺,教师写出笔顺,然后数数该字有多少画,教师可随机的考考学生哪一画是什么?B、笔画的定位,做到一丝不苟,让学生仔细观察汉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横中线将每一画分成了几分之几?虽然孩子开始不太理解几分之几的意思,但是经常使用,久而久之,他们还是能够说出的。

三、写汉字,在掌握了上面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书写汉字有个严格的要求就是做到字体在田字格中要“上不挨上,下不底下,左不挨左,右不挨右”就是说每个字要在田字格的正中间,不能高也不能矮,不能太左,也不能太右。引导学生“一字一比”,写完一个字,同范字进行比较,找找差距,肯定成绩,找出不足,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努力的方向。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有时在书写时故意出点错,让学生观察比较和书上的有什么不同,哪不一样,找出错误的方面,这种方法,学生比较有兴趣,尤其是在书写比较枯燥的情况,偶尔出现这样的小插曲可以集中部分学生的注意力。

识字、写字教学是个慢功出细活的工程,也不是一两天的功夫就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创新,只要我们系统地对待汉字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逐个突破,注意其相互之间的结合,相信我们的汉字教学会不断进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看看别人的教学设计,看看其他老师是如何上课的,我会虚心的向别人学习,争取早日进步,提高课堂效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