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坐井观天》公开课实录及反思

(2016-01-02 23:12:12)
标签:

张雪

分类: 芳村实验小学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

                     荔湾区芳村实验小学   张雪

一、教材分析: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四、教学媒体或资源:多媒体设备,青蛙和小鸟的头饰。

 

五、教学过程:

 

1 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是谁坐井观天?并把青蛙贴上去。请全班朗读一遍课文。 

 

2.  品析课文,感悟理解 

1)提问:青蛙和小鸟是怎么遇上的?

2)讲解“沿”字,并把小鸟贴上去。 

3)通篇赏析课文,感受青蛙与小鸟对话中的语气,分析它们争论的原因。

     训练说话:“青蛙一抬头就看见天”  用“……一……就……”造句。

    4)请两位同学戴头饰分角色扮演,再请全班分角色读一遍课文。

5)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提问:同在一个天空下,为什么小鸟说天无边无际,而青蛙却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究竟是谁错了?

举个例子:用纸筒看老师,结论:只看到老师的一部分。同样的道理,青蛙坐在井里,视线被井壁的周围挡住了,所以它只能看见井口大的天,而小鸟在天上飞,没有什么挡住它,所以它看到的天无边无际。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一小部分的天空,无法看完整。所以小鸟也希望它的好朋友青蛙怎么样?——跳出来看看。

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从此,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像小鸟一样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全面,不然就会像井底之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6)全班再读一遍课文。

 

3.  拓展延伸,求异创新

1)续编故事:青蛙如果听了小鸟的劝,跳出井口了,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四人小组讨论并汇报。

 

4.板书:

          《坐井观天》公开课实录及反思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目标中,“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和“发挥想象,续写故事”完成得较好,教师也能充分带动学生情感去感受对话,体会语气。但还有不足之处如下:

1.    “坐井观天”的寓意没讲清楚,不够透彻。

2.    对学生的回答要做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渗透积极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造有意义的句子,注意语言的严谨性。

3.    教学道具要充分利用,多让学生去感受、表达,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 教学重点没把握好。整节课的目的是——通过层层铺垫让学生就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有清楚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坐井观天”的意思,引导他们自己感悟出来,所有教学环节都是为这一目的而准备的。但时间没掌握好,反而给最后的延伸太多时间了。

5.    设计时没预留活动,例:搜集拓展阅读或类似的故事,注意备案。

6.    注意要发散思维,不犯常识性错误。

引导学生在书本画出重点语句,书本不能没有笔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