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诫子规》听课报告

(2016-12-26 13:23:19)
分类: 神山中学

广州大学师范生实习支教听课记录简表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

诫子书

授课教师

李宗信

班级

初一

听课时间

1025

支教生签名

王明媛

其他听课人员

李冰、刘祖峰、何中球

主要教学过程(不够可附页)

流程

教师教学步骤

学生动态

收获与反思

课前导入(10mins

复习上节课古文作业,针对错得多的问题统一评讲。

主要是针对错别字和注释,注释要针对重点字。错别字写入纠错本,词语解释错误写入积累本。

错别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

学而时习之,不亦乎?学习了知识然后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快乐的事吗?

而知,可以为矣。温习旧的知识从而知晓新的体会,凭这样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但是没有思考就容易迷茫,只思考但是没有学习就会有害。

逝者如斯夫。时间像河水一样流去。

三军可帅也,匹夫不可志也。夺:改变,不可译作争夺。

记录错误的地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本单元针对古文的整体学习,对古文关键字翻译非常重要,同时对一些字用在不同地方用法不一样,比如“匹夫”的“夫”是大丈夫的意思,但是用在语句开始前则表示语气词,没有实际意义。需要学生时刻积累这些知识。

教学(30mins

前:(10mins)介绍作者诸葛亮(名亮,字孔明)

《诫子书》书:书信,这里指前辈留给晚辈的信件,对晚辈的寄托。诫子书是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书信。

学习目标:

ü  诵读课文

ü  理解课文大意

ü  准确翻译课文。

学生标记关于作者的简介,并记录题目的意思。

引入本节课教学的时候采用先介绍作者,学生对诸葛亮的故事早有耳闻,更加容易建构自己的认知。

后:(20mins)诵读课文,注意字音、断句。字音易错:夫fu

断句:

翻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之,的。行,行为操守。静,摒除杂念。以,用···来。修身,提升修养。养德,培养道德。

提问学生整句话怎么翻译,然后给出正确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来提升修养,用节俭来培养道德。

最后挡住正确答案,再让学生自己翻译一遍,强调记忆。

下面的教学方法同上。

最后全篇课文翻译朗读一遍。

u  标出易错字音;

u  用笔画好断句;

u  针对全句话翻译,先标出重点字翻译,再把整句话翻译写下来。

学习古文应该遵循字(字音)、词(关键词)、句(整句翻译)这样的步骤,循序渐进,同时加强记忆和巩固复习,给出正确答案之后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强记忆。

 

课后作业布置

积累本抄课本注释,并把课文翻译写下来,课后检查。

 

教学总体反思

本节语文课是属于古文授课内容,在前一节课有了学习古文的经验,教师课件和上课准备的充分,时间分配在重点难点上也很精准,所以学生能够遵循一定的学习规律,总体这节课比较成功。

首先上课前半段时间在复习上节课作业中的易错的古文知识,从字、词、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突出重点,在古文翻译时注重重点词汇的注释,这是翻译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古文的关键。初一刚接触古文,必须注重学习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有突破。

其次是在重点难点翻译时,教师采用先从重点字词入手,迎合抓重点词的考点,同时让学生由重点词注释再到整句翻译的步骤进行,注重即时记忆效果,随堂提问学生对注释和对整句话的理解。

最后,古文学习忌讳讲的半生不熟、学生失去兴趣,但是讲课老师个人上课语调和感染力始终处于高度情绪感染状态,这在语文教学或者说在所有的教学里是非常重要的:对自己的职业认同和热忱,才能获得别人额赞同。

当然,适当的增加一些多媒体元素,例如朗诵时加入音乐元素等多媒体元素效果氛围可能会锦上添花。

 

 

 

 

 

 

 

 

 

温馨提示听课“四要”:

1.仔细听(关注授课者如何呈现教学目标、表达内容、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等)。

2. 注意看(观察授课者的教态、板书、教具的运用、偶发事件及学生注意力的引导方法等)。

3.重点记(记录主要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主要教学行为,如主要讲解、提问等;学生的学习及课堂其他行为,如典型发言、提问、遵守纪律状况等;师生互动情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情况等。)

4. 积极思(抓住并及时记录听课过程中触发的一些思想火花;课后虚心向授课者请教,思考授课者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呈现、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及学法指导等方面的合理性与不足,尝试换位思考:如果是我来上这堂课,我会怎么做?并提出完善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