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2015-12-21 00:37:18)
标签:

古雁冰

分类: 太平镇水南小学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点:

1、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2、过渡句。

3、设问句。

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自然,现在请同学们告诉: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重要信息?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过渡)原来呀,鸟与恐龙是有联系的,但这又是怎么发现的呢?

二、精读第二自然

1、默读第二自然段,出示阅读提示。

【思考: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发现并证实鸟儿与恐龙的联系呢?请找出相关的动词,标上“△”。】

出示挖空填字: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2、好词——欣喜若狂

(过渡)从只是一个猜想到最后终于得到证实,其中经历了一个漫长时间。因而,当一切尘埃落定,当辽西找出决定性证据的时候,所有的古生物学家都是欣喜若狂。

a、“欣喜若狂”是个好词,在第二自然段的倒数第二句,请同学们将它圈起来。

b、说说这个词的意思。

3、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a、辽西的这个发现其实不仅古生物学家欣喜若狂,我们的作者也对这次发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请同学们找出作者是如何评价辽西的这次发现的?

出示: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b、圈出好词“点睛之笔”。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个成语?(画龙点睛)

c、为什么说辽西的发现是个“点睛之笔”?

d、你从这句话感受到作者的什么心情?指导朗读。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四段,出示自读要求:用“        ”划出恐龙演化成鸟的句子,并填空。(出示表格)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2、反馈。

3、复习说明方法,出示句子,让同学找出说明方法。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4、反馈。

四、第三自然段——过渡、设问

1、复习文章脉络。

第一自然段——恐龙演变成鸟类

第二自然段——科学家如何发现恐龙与鸟的关系

第四自然段——恐龙如何演化成鸟

2、学习过渡句、设问。

a、那么第三自然段究竟写了什么呢?——出示段落投影

b、这是一句什么句?(过渡句)作用?(承上启下)

c、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

五、小结。(略)

六、作业布置

(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